我对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4-09-15 09:32刘京舟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

刘京舟

摘 要:英语是一项语言学科,学生自身运用能力与实践素质的提升是英语教学的最终追求,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27-01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认知度。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中,完全是另外一个语种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初中时期的学生学习目的性、学习自制力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教学引导与教学规划。

一、注重教师教学地位,做好教学引导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将学生的学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尽管如此,在教学中我们仍不可忽视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初中时期,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基础相对较弱,自主性学习能力不足,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例如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如果教学中缺少了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则会陷入“漫无目的”的境地。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样以来就能够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对于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于学习难点、重点有一个了解,之后再进行交流互动,就能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更好的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做好教学实施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习认知、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学习实际,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开展有效的教学规划与教学实施,以便能够使教学更好的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特别是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后进生”,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认识到造成他们学习基础不好的真正原因,是自身不够努力、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是学习基础不好,根据造成学生学习基础不好的不同因素开展不同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多开展一些学习交流,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

三、采用小组协作交流,提升学生感知

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一定的学习交流与沟通,则会导致“闭门造车”,纵然是错误了也很难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在学生各自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学习体会,加深彼此的学习综合感知。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后进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 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提升是的学习效率。

四、开展小组互动交流,巩固学习效果

俗话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大家相互交换之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相互交流之后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 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五、适时开展练习评定,做好学习检测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之下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改进,师生之间共同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 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