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经典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的方法

2014-09-15 09:32李晶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幼儿成长经典诵读幼儿教育

李晶

摘 要:所谓经典诵读活动,指在0—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最好的年龄中,通过诵读经典篇章以达到文化熏陶、只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如何诵读最有价值的经典?我认为主要应从培养兴趣入手。要让幼儿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不仅要有生动形象的内容,更要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在诵读活动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诵读经典的兴趣以求激发幼儿诵读经典的兴趣。

关键词:经典诵读;幼儿成长;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40-01

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可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幼儿学习经典应该有简单到复杂,为了让幼儿对过诗词更加通俗易懂,可以结合图片、文字、音乐等多种措施进行教学。同时,为幼儿营造诵读的环境,物质环境创设尤为重要。

一、尊重幼儿发展特性,选择适宜主题教学

1、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意境美妙、富有感染力的古诗词

如《咏鹅》《悯农》《相思》等,这些音律优美、语言凝练的作品,这些古诗我们可以配合相应的图片、音乐不仅让幼儿欣赏到一幅幅有声有色动感的四季图,同时也让给幼儿感受到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从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了情感,丰富了幼儿的只是。也让幼儿了解了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

2、选择与幼儿生活环境接近的经典诗词内容

环境对幼儿有着长远的影响,让有幼儿在经典诗词找到自己熟悉的日常事物,这样学起来更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我们农村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再结合诗中作者对鹅白毛、红掌、长颈以及高亢的叫声,让孩子们在逐句的朗读中便可以很容易理解诗中内容,自然也就把古诗印在脑海里。

二、注重古诗学习环境,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1、营造轻松自然环境,激发诵读兴趣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能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应为幼儿营造诵读的环境,物质环境的创设,是通过物品的摆设、教室主题墙布置以及辅助教材实现的。如:教室主题墙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三字经》、《弟子规》的图片和名句。也可以将学习过的经典诗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并张贴。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这样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激发培养幼儿对经典诗文学习兴趣。

2、转变教学思路,将国学经典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1)利用幼儿早晨来园,中午进餐前,下午离园等不同时间段,带领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集体诵读适宜古诗。如:中午进餐前学习《悯农》让幼儿了解农民伯伯的劳动艰辛,让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当米粒掉落到桌子上时,便会不自觉的边诵读着“粒粒皆辛苦”,边注意自己的食物。

(2)结合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古诗词如:春天读《咏柳》、《春晓》;夏天《小池》;秋天诵读《静夜思》、《秋浦歌》;冬天读《江雪》等。这些古诗简单美妙、朗朗上口我们配以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让幼儿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再加了诵读的兴趣。

(3)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诵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幼儿诵读兴趣。

①图画法。将要学习的诗词结合图片展示,做到先图片后文字,图文结合的展示到幼儿面前,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效果。便于幼儿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②故事法。讲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文中的故事线将给幼儿听。把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意思换成通俗易懂的口语表达帮助幼儿理解的目的。如:在教授幼儿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作品是可以使用故事法。

③示范朗读法。教师有富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充分体现出诗歌的优美旋律,让幼儿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加强幼儿对诗歌的体会。

④游戏法。在愉快的游戏学习国学经典。如:角色扮演中可以让孩子们体会《悯农》里农民伯伯的辛苦;体味《三字经》孔融让梨的礼仪教育;司马光的机智聪慧。

国学经典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引导幼儿学习国学经典,就必须开动脑筋,开拓思路,采取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孩子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把握幼儿一生的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学习经典,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同时,国学经典教育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素质都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幼儿成长经典诵读幼儿教育
浅谈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走近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