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将轻负高效进行到底

2014-09-15 09:32胡淑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胡淑华

摘 要: 作业,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落实基础为保障,以促进发展为目的三方面就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实现“轻负高效”目标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优化作业设计;历史与社会;轻负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73-02

作业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性实现“轻负高效”教学,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师面临的一道难解而又必须有解的题。

但新一轮课程改革来袭,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却仍有这样的困惑,就是究竟怎样的专业才是有效的作业。然而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课容量大而课时少,一般教师都要教几个班。而现有的作业仍存在繁、偏、旧等现象,题型单一,缺乏新意,侧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概括能力及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考察较少。学生的作业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抄袭、应付、拖欠、不订正、不做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的设计迫在眉睫,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把“轻负高效”的教学观念在行动上进行到底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在历史与社会有效性作业的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都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也是如此。但历史与社会学科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都不重视。大多数学生都兴趣缺缺,对待作业态度极不端正,不愿做或者敷衍了事。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且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从而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那么怎样的作业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素材选择要新颖独到

时代在进步,这就要求素材也要与时俱进,但新素材的选择必须既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具备本学科的特色。

例1: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庭的一种符号,它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因而我国许多古姓都有女字旁,如_____姓姜,教人农耕,尝百草,故号神农氏;______姓姬,发明车船,教人打井等,故号轩辕氏。

(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宋”为姓,乃成宋姓。想一想,与战国七雄国名有关的古姓有哪些(列举三例)?

(3)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其中“商”姓来源于因战功得到的封地。商鞅因战功而得到封地,这得益于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4)《资治通鉴》一书对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有这样一段记载:“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该记载反应了那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该题以“姓”为核心,吸引学生眼球,并由“姓”引出历史上的一批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选材新颖,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探究积极性,大大提高做题效率。

2、题型考察要变化多端

题目设计要避免单一死板,要力求活泼多变。

例2: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告别野蛮》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作业。

慢羊羊带领喜羊羊等乘坐飞船开始环球旅行,他们来到神奇的古代亚非地区,一路行来风光迤逦,民风淳朴:

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纵贯A国,河流沿岸矗立着许多金字塔;一弯新月形土地上奔腾着两条河流,坐落在河流下游的B国王宫真壮观,宛如一座空中花园;飞船来到南亚大陆上的C国上空,这里是棉花种植的发源地,也是佛教的诞生地;飞船继续沿着北纬30°东行,来到了地处东亚的D国,该国自西向东奔腾着两条河流。

请结合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请分别说出ABCD四个国家的名称。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四国成就外,请再分别列举两个成就。

(3)C国大地上主要的两条河流名称分别是什么,由此可见ABCD四国在起源上有什么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该题借环球旅行之名引发学生兴趣,从而探索所到之处的文明成就。

3、设问角度要别出心裁

通常作业设问都是简单的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太单一,缺乏新意,学生也就出现回答倦怠。当然设问始终脱离不了这三个方面。但在提问时可以转换方式,多变角度,这样就会使单调的提问丰富起来,让人有出乎意料之感,却又在情理之中。

例3:八年级上《尼罗河的赠礼》一课时,以往都提这样的设问:“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样的问题就太单调无趣了。但转换角度提问,味道就不一样了。

“我们看到一条长河自南向北纵贯国土,这条河正洪水泛滥,可奇怪 是,这里的人们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反而兴高采烈……”

问:猜猜看,这是在哪个国家?为什么洪水泛滥,这里的人们反而兴高采烈?

两种提问内容一样,但后者角度巧妙,富有新意,更易激发学生兴趣。

二、以落实基础为保障

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不被学校和学生青睐,但还是有考试要求的,七年级八年级都闭卷考,九年级是开卷考,在学业考试中分值占80分。因此要想在考试中有成绩,就得从基础抓起。作业作为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载体,自然也是落实基础的重要手段。所以要设计适切的作业,巩固落实基础,为提高学习成绩提供保障。通常均以填空、选择、连线等题型来落实基础,但这种形式较传统,且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地抄练或背诵之中,这是纯粹地填鸭式作业。笔者认为此法可适当使用,但不宜过多。可以采取年代尺来归纳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样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特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及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例4: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时期一课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A 戊戌变法 C D E 五四运动

1840年19世纪五六十年代1894年B 1900年1911年 1915年1919年

问:(1)这个年代尺记录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请对应年代尺分别写出A、B、C、D、E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或时间。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可以说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抗争史,请找出屈辱史的代表事件。

(3)中国的抗争史也是仁人志士学习西方救中国的历史,请归纳出他们学习西方的主要主张。

虽然这样的作业也是为落实基础,但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无疑也提供给学生有关历史事件发生前后顺序记忆的有益提示,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就会用此法自行画年代尺去了解掌握历史事件,就不会总抱怨说学历史太难了,时间真记不住啊等等。

三、以促进发展为目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现代教学也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理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天赋、爱好、基础、家庭等各方面限制,学生之间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以往我们布置作业时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搞“一刀切”,这样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又吃不了”的现象。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例5:材料一: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瓜田果树无处不有。

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喀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材料三:中央已安排深圳直接一对一支援新疆喀什。深圳已启动近亿资金投向喀什民生领域。

1、请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的原因。

2、喀什所在行政区的简称是什么?该行政区最早是什么朝代归属中央版图?当时,该朝代在此设立什么机构以加强管理?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国家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

4、作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材料三中提到的,深圳还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喀什大力支援?从深圳经济特区到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

该题可让学生选做,(2)(4)是必做题,(1)(3)则可以选做。像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符合学生的实际,既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进取心,探究性,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又能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就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虽然认识仍很粗浅,也不全面,但笔者从尝试中发现只要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并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就一定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成功动机,变 “厌做”为“乐做”,变“苦学”为“乐学”,逐渐由“外在驱动”向“内在自觉”转变,从而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高效”。同时又因为这些作业基本上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实现“轻负”。当然,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设计的探索之路仍很漫长,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这样才会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浙教基[2010]127号

[2]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3]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2008年10月3日出版

[3] 郑惠琦 胡兴宏主编,《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 王立东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历史与社会》应增加“美国南北战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