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2014-09-15 09:32郭小忠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整合探究

郭小忠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这是一个不太轻松的话题,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如何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关键词:课堂效率;探究;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82-01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谈谈我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

一、课堂上要体现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习方式有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这样,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二、先学后教

教材就是学本,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材倡导以人为本,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先学,即课中、课前预习,生成问题。课前预习,即传统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前,学生先将下一节课的内容看几遍,并把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生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

后教,即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在课前、课中预习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巧妙地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在相互质疑、探究中不断解惑。

三、深入浅出,讲清概念

理解概念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思想品德》教材中专业术语较多、抽象,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科学地阐述概念的科学内涵,又要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例如,在讲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课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生产力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而很难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1)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应该干什么?(3)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有什么关系?同学们通过热烈讨论达成了共识——(1)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问题。(2)从事生产劳动。(3)人们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越强。最后我进行归纳小结:人类为了适应自然而改造自然(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叫做生产力。并联系当前服装厂使用现代电剪极大提高裁剪效率的实例,结合教材中内容,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整合教学内容、教法,拓展内容

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特点之一是涉及的内容广泛,教材对涉及内容介绍简单。虽然教材中插有“相关链接”、阅读材料、图片,但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将其应运于生活实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整合相邻学科内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运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问题时,涉及到中国近代历史有关内容;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涉及到法律和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等。如果教师不善于整合相邻学科知识,那么,学生可能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要应运于生活实际很困难。

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因此,教学中一定要使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同学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扮演好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目标。例如,在讲“依法治国”这一节时,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征地强拆事件”、“法办广东制毒村”、“东莞扫黄”等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些违法事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什么危害,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依法治国有哪些认识。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体验到自己是国家的小主人。

六、注意直观形象教学 、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

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尽可能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视频和图片的运用。因为,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只有在一定的意境中才能产生;丰富的道德认识只有来源于实践才能牢固,而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就比较接近于实践。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减少思品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一些客观上的语言文字理解上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

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笑声中更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综合运用身边一切可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为他们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整合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