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4-09-15 09:32陈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陈敏

摘 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如下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28-01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应该从小学抓起。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它的学科特点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培养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要学习好数学,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有计划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达成的,这样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预习,学生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小学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更应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才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也确保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活而不乱,学生的兴趣盎然。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设计的艺术。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下降。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采用一些小游戏、小竞赛,调节学生的情绪。如,我们在学习十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时,由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方法,如果再反复讲怎样算,同学们会一点兴趣也没有。于是就在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上下功夫,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正确与否。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五、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六、培养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学了新的知识后,必须及时复习,以免遗忘。学生们可以一个人单独学习,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回忆学习内容时,一般要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也可以按照教材提高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然要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少,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也可以在各种资料上对每课知识及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的梳理,每章节进行巩固训练,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陈明宽.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9).

[2] 林丽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思考习惯培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