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4-09-15 09:32罗萍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多音字查字典读音

罗萍

摘 要:一个人的心灵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49-01

一个人的心灵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每一个年龄,需要不同的童书和不同的阅读方式,优秀的图画书,往往以最朴素、最简单的方式传达深刻的真理,形象鲜明的绘本是低年级儿童的“成长维生素”。它启发着儿童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在心中培育故事形象。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打开孩子的想象之门。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则完全在于阅读时有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设法运用一定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使读书习惯的形成。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舞台。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可以教给他们在所读文章开头、行间,运用文字或固定的阅读符号,学习圈点批划;可以通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给难词注释及扩词;标小节;划划重点、优美的地方注个小问号等。

二、训练勤学好问的习惯

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辅导课外阅读,教师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审视书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解疑解惑的习惯。

1、运用旧知识联系问题。当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时,先请他们联系课文,回忆旧知来自行解决。

2、抓住学生疑问的闪光点,适时启发。有一次我们认识“觉”这个新字,读音是“jue”,感觉的觉。有个小朋友举手了,他说这个字读“jiào”,睡觉的觉。学生有了疑惑,到底是谁的读音对呢?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查了《新华字典》知道的,我表扬他会通过查字典学习了,然后再请他查字典找到那个字,请他再仔细看看,结果他说:“老师,我发现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就是“júe”。我说:“这个字就是多音字,一个字有一个或两个读音,字典对每个多音字都有详细的介绍,大家有疑问可以找字典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一星期后,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学会了查字典,而且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总喜欢查查字典,要是多音字定会把每个音都搞清,这样阅读的目标明确了,阅读的效果就有了。

三、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1、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师引读:由于低年级学生自我选择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可以不失时机跟孩子们一块儿阅读一部好书的开头,引起他们的兴趣。榜样激“读”,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革命领袖、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故事诱“读”,学了《邓小平爷爷植树》这课后,我让小朋友再找找写邓小平爷爷其他故事,所以必须激发学生有阅读的需要,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

2、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物,激发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欲望。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识来引导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打开了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应扩大阅读范围,激发阅读的欲望。

四、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阅读的积累,注意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内容。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美句断,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经过了解,我发现原来大部分的学生记笔记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特别是低段的学生,识字量并不大,对于文中一些词句根本还是一知半解,大多是老师规定了要摘抄,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并非出于真心实意,根本体会不到运用好词好句的妙处。

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同时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我真诚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能真正寻得阅读的快乐。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识字量还太少,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确,他们还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和故事,但是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活跃,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写作相整合的办法,使他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如利用学校的午读课,我还引导学生对读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经过、结果和蕴含的浅显道理等进行简单的复述。学生读完诗词或绘本后,再把读本中的某个细节或情节进行再创造或改编,用短小的诗歌或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把读书与感悟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能有所收获。

另外,我们在开展读写绘活动中,还发现一些儿歌、童诗形式活泼、节奏明快,也非常切合孩子的思维。我们采用教师范读,学生领读,男女生轮读,打着节拍,或者做着动作朗读,笑着读着,一首首小诗就走进了孩子们的脑海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诵读为孩子们积累起了丰富的语言。

如今,“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已经成了我们班级的读书口号。每当琅琅书声,如天籁之音,回旋在我们教室的时候,是我们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一年来,凭借着“读写绘”这种活泼、有趣,又深受孩子喜欢的读书方式,在听一听、读一读、画一画、讲一讲、写一写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阅读,走进了阅读。一本本承载着营养、散发着芳香的童书,一首首锲入孩子当下生命的诗歌,就像一粒粒美妙的种子在岁月里悄然播下。

猜你喜欢
多音字查字典读音
认识多音字
认识多音字
“那”与“哪”的读音
查字典
查字典
12.查字典
你会读多音字吗?
多音字也能出糗
我是小字典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