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作业的新形式

2014-09-15 09:32林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

林玲

摘 要: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改善为中心,提出了构建数学作业的新形式以充分发挥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服务。

关键词:兴趣作业;分层作业;实践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89-01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如何改善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探索。

一、多变作业,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也是如此,为了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变化,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绘画、调查、制作、表演之中。

1、观察。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布置这样的预习题:请你观察自行车、汽车的轮胎形状,有什么发现?再观察车轴安装的位置,想一想这是为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无论什么车型的车胎形状都是圆的,车轴都在圆中央,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呢?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学生就容易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会饶有兴趣地去探索,去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2、调查。鼓励学生走进社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获取数学信息,结合几何形体知识学习绘出社区绿化平面图、住宅平面图,标出宽度、各栋住宅楼高度、长度。

3、操作。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向思维活动的前沿,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可设计“包装磁带盒”的实践题: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4个磁带盒,让学生解决包装问题:4盒磁带可以怎样包装?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让学生通过现场操作,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作业的多变并非乱变,它应该依附于课程标准,借助于教材内容,作用于教师指导。只要做到三者合一,就可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去积极完成。

二、分层作业,体验成功

同样的作业,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实施“分层作业”策略,使有差异的学生做有差异的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1、作业量分层。每节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至于一些拓展性练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可以选做或不做。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难度分层。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中等生可选择★★、稍差生可选择★。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学完《解决问题》后,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小明今年11岁,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几岁?★★、小明今年11岁,比爸爸小28岁,今年爸爸和小明共几岁?★★★、小明今年11岁,爸爸39岁。当小明34时,爸爸几岁?此种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评价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如在评价作业时,有能力的学生完成作业既快又对可以得“优+☆”,而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只要尽力做对了,即使时间稍微多了点,也可以给他“优+☆”以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又提高了能力强的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全班学生都形成一个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

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三、实践作业,学以致用

实践作业是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而选择的。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社会性,使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使智能谐调发展。

1、说一说,增强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要提高学生各种数学能力,必须重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每一次上课完后,要求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今天数学课学到了什么;课上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环节;自己表现怎么样。可以鼓励学生把有关数学的有趣的事讲给伙伴听。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说给好朋友听。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学会了反思自己的学习,培养了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2、查一查,扩大信息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增强数感。例如,在教学《成数、折扣》内容前,布置学生去商场了解商品打折情况,并作记录,然后研究其中如"打七折"、"打八五折"等的含义是什么。上课时,组织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在交流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商品打折扣是个数学问题,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节课学生学的主动,教师教的轻松,教学效果非常好。

3、做一做,开发潜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例如:学习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布置回家测量门、窗、床等物体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学习找规律后,为教室里的黑板布置美丽的花边;认识人民币后,与家长一同购物,懂得付钱、找钱……这些作业,涉及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展示自己、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知识。

学习数学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中增加数学知识,增长数学能力。

今后,我将不懈探索数学作业的新形式,在控制作业“量”的同时提高作业的“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开掘他们的多元智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
分析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实施措施
实施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放”中促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分层作业 人人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