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开放专利到底为了啥?

2014-09-15 03:07姚思宇
家用汽车 2014年8期
关键词:藩篱信众充电站

姚思宇

对于抢头条这件事,想必没有人能赢过“钢铁侠”马斯克,前不久,他在一篇题为“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的博客中写道:“就在昨天,特斯拉专利还被封闭在我们帕洛阿尔托的总部内。从今以后,这种局面将不复存在。我们本着开源运动的精神,开放了我们的专利,目的是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

这看起来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壮举!但笔者必须指出,不管马斯克被冠以多少头衔,有一个都少不了,那就是“商人”,那么这项伟大的壮举必然不会是慈善行为。那么如此大的声势要开放专利的马斯克究竟想要啥?

据统计,2008~2013年期间,特斯拉申请的核心知识产权大都与电池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包括电池冷却系统、安全系统、电荷平衡系统等。截止到去年3月底,特斯拉所申请的此类专利数量达到142项,另有258项专利正在审核过程之中。除此以外,特斯拉在电机、电控方面也有一些独创性技术。

这些数字看上去很威武,但这么多项专利是前沿技术吗?其他企业没有掌握这些相关领域的技术吗?值得注意的是,开放专利并不等于是技术转让,且这些专利也并非是核心技术。所以请马斯克收起那副貌似要普度众生的姿态,他真的会因为对“市面上的汽车只有不到1%使用电池驱动”而倍感失望,所以要开放所有专利,以“帮助其他电动车厂商共同进步,迎头赶上”吗?

说到这,不禁想起谷歌当年免费开放Android(安卓)系统,也是从免费入手,吸引了众多信众。等到这些信众对它形成依赖、离不开时,则坐等数钱。被谷歌引诱的设备商们,要么因为维持一个操作系统成本太高,而产品又陷于价格战不能自拔;要么因为缺乏更长远的战略;要么不懂如何运营一个互联网应用状态下的操作系统。于是在侥幸和贪图“免费”的多重作用下,在谷歌所构设的免费陷阱中越陷越深。

以此来对照特斯拉的开放专利,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但如果你以为马斯克只是为了未来收点使用费,那就太小看他了。

马斯克通过造车、卖车,做碳排放交易赚钱,眼下,他又开始在全球力推他的超级充电站。然而,投入建设越多就越发现“标准”成了特斯拉王国的藩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特斯拉在北美地区建设了94个充电站,预计今年超级充电站将覆盖美国80%的人口居住区,到2015年,覆盖率将达到98%。此外,在欧洲还有20个充电站。如今,特斯拉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共建设了3个充电站。但建设得越多,他就越孤立,从而导致其试图在充电站上创新盈利模式的战略无法实现。

所以,马斯克选用逆向思维,既然特斯拉的产品规格与各地标准格格不入,那么所幸将自己的专利放开,用“免费”做诱饵,使得更多人认可其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而当特斯拉的专利成为约定俗成时,那么特斯拉就冲破了“标准”藩篱,彻底占领了市场。

马斯克的这盘棋是否能下成功,特斯拉能否拥有像Android(安卓)一样的市场占有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猜你喜欢
藩篱信众充电站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首充”
发掘、发展、发现——突破记叙文写作藩篱
地产人的知识充电站,房导云学堂5月开讲!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破藩篱 插翅膀——承德与北京的故事
坚定信心 突破藩篱
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