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4-09-15 09:32徐桂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读图区域教师

徐桂明

摘 要:高中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各项学习认知、综合感知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与学习认识对于他们的当前阶段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10-01

一、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图的重要意义

从一定程度上讲,地理是一门“研究地图”的学科,根据各种地图中的数据、各种要素进行分析、提炼,明确地图表达的含义与目的。一张地图中可能显示出着很多的要素点,也会隐藏着一定的重要信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图技能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以便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度。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身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意义。在地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图的态度、用图的技巧和艺术都会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重视教材插图、地图册和教学挂图的使用,多用图、常用图、用好图,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实现图文转化和文图转化,使学生对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逐渐熟悉起来。一旦养成了这样的认知习惯,学生在看到“荒漠化治理”的时候就能够想到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区域地形、区域划分,在看到“水土流失”的时候就能够联想到水土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进而联系到不同地区不同的荒漠化成因、不同地域的不同地质状况、不同地区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等等,举一反三的进行学习、联系与认知。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才能够使学生在看到一幅图片的时候就能够快速的认识到图片表达的含义,促进学生在脑海里逐渐的形成一个 “心理地图”,最终在脑中分别形成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当然这其中就包括各地的地形特点、经纬度分布、气候特征、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等多方面的内容。拥有了这些认知,学生在读图、解题的过程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习难度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强烈。

二、其次要教给学生读图的一些基本技巧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正如同俗话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综合素质,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读图:例如,对于地图可设计“在哪里”(位置、范围)、“有什么”(地理事物)、“怎么样”(分布特征)、“影响或意义如何”(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形成原因”等问题;对于统计图可设计的问题有“是什么”(地理事物或要素)、“有多少”(总量及变化量)、“怎么变化”(变化趋势或规律)、“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形成原因”等。让学生通过读图回答这些问题,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把读图引向深入,一方面把地理图像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完整而准确地提取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和取舍,实现由图到文的顺利转换,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对比,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对于知识进行认知,提升学生的读图综合能力。

三、再次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习惯决定效率,读图习惯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读图效率。读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习项目,一幅地图中往往会包含图名、图例、图注等基本信息,如果读图中忽略了这些信息,就容易导致读图出现错误。另外在平时上课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善于用地图,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看图、多识图,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在多次用图过程中可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图方法;其次,要重视地理位置阅读,地图中地理位置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但好多学生常忽略,从而使得读取的地理信息常常是不全的甚至发生错误,地理位置包括地理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其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是分析问题的前提,经济地理位置是分析问题的关键。

比如在教学《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图对于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引导通过明确区域的空间范围(经纬度、海陆位置、临区相关位置)、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比如地形类型、地势状况、地形分布;气候类型、降水量等值线、年均温等值线、特殊气候特点;河流水文特点、水系特点、土地条件等)、综合分析区域内的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生产力对比、区位因素对比;经济结构特点差异),进而归纳出不同区域的不同特征,明确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即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了解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及解决措施;使学生能根据相关的成功案例来探究区域发展的最佳模式,实现学生从读图到识图、用图的逐渐转变,逐步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读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这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恰当的学习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图的重要意义、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最大程度的实现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读图区域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读图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