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14-09-15 09:32田卫锋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实施

田卫锋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课程的盛行,人们对传统课程开始进行反思,逐渐产生了混合式学习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技术的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它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弥补传统课程的不足。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混合式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23-01

一、混合式学习概述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慢慢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近些年,我国很多学校,从中小学至高等院校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面的探索和改革,但仍然坚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培养。混合式学习最早产生于企业的培训当中,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近年来教为盛行的电子学习模式,都不能很好地达到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产生了混合学习的思想。简单来说,混合学习就是将不同的教学信息通过传递而使得这几种不同的信息方式相互结合,比如网络课程、合作学习软件等等。另外,混合式学习应该还包括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课堂学习、网络学习以及自学等等。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

二、混合式学习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界定没有统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了界定:首先,国外学者对混合学习的界定认为混合学习的目的是使学习的成本和效果最优化,强调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风格要相吻合;有的学者认为对混合式学习的界定应该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设计者等三个方面分别界定;还有的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和提高学习效率等等。其次,国内学者对于混合学习的界定,有的认为混合学习是一种融合性的学习,是对各个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促进教学;有的认为混合学习是对网络学习的反思;还有的学者认为混合学习就是一种结合或者以各种混合的学习方式,将各种学习方式结合使用,比如利用多媒体与黑板结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结合等。

本文对混合学习的界定是通过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而得出的——混合式学习为一种学习策略,其中教学目标为混合式学习的主要导向,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学可以通过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自身条件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几个方面实现,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三个方面的混合来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三、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及现状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在美国的心理学界占据一席之地,它强调以人的尊严和自由,在教学中的最终教学目标为自我的实现,并且要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学习。除此之外,人本主义强调对学习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其次,行为主义思想为混合式学习的一种思想,它也是在美国诞生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人的学习是通过刺激而产生的,因此通过加强刺激就可以加深记忆。再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不同于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其他人的帮助来获得的,强调情境的创设,他人的帮助来实现知识的获取。最后,教育传播理论,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教育传播理论包括对各种信息和符号的传播,因此混合式学习可以以教育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四、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首先,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设计。在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的辅导、不论是网络教学还是离线教学、不管是集体教学、小组教学还是自主学习,学生都需要一个包容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的建立需要家庭、学习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混合式学习不被所有教师与公众认可的时候,难免会对混合式学习的开展带来障碍,因此,学校在对新的学习方法方面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对新的学习方法的支持应该从技术支持、情感的支持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支持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技术方面的支持,主要是在相关的设备与机械等方面的支持,比如计算机房、图书馆查阅机器等等,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涉及面较广,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操作技能,因此,要保证这些设施的安全和网络的支持,才能为学习的学习提供较好的保障。其次,混合式学习的应用中,学生对其的适应,应该采用循序渐进,教师进行引导的原则,通过调整原来的学习方式并且接受混合式学习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采用和学生同步的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对混合式学习有更深的了解,以提高学习的学习效率。最后,情感的支持主要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额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矛盾和情感压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种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恰恰是被忽视的,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组织与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实施,前提是如何对整个课程进行导入,一般教师都会在上课前进行准备,比如自我介绍、对教学内容的介绍以及评价方式等等,但是混合式学习课程的导入要求比较高。首先,教师进行自我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的介绍,在介绍中,混合式学习强调教师将自己的网络联系方式,比如QQ、Email等告知学生;其次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课程的评价方式即考试方式;最后,最重要的是传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要学会结合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要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良好的导入是课程成功的一半,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学习环境的支持等,以体现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2] 张 燕.大学本科BL课程的行动研究——以《多媒体技术》课程为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4.

[3] 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26.

[4] 步春红.中等职业学校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系.2006.2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实施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