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正确地位

2014-09-15 09:32尤武川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语言教学课堂教学

尤武川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课件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已成为体现现代化教育高手段的基本标志。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文学习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语言教学;课堂教学;语言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26-01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课件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已成为体现现代化教育高手段的基本标志。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某次,在听一位年轻教师上《苏州园林》这一课文时,教师一节课足足用了82张的PPT。让学生领略了苏州园林的美轮美奂,粗粗听完觉得这是一堂好课,因为他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掌握了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细细琢磨这堂课违背了“真语文”教学,这堂课只是一堂风景欣赏课。他使学生远离了语言阅读和语言运用。

又一次听《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堂课时,教师就播放了视频《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片段,然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材。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答案。从教学进程来看确实是一门好课。然而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一个很简单的话题“悟空”、“二郎神”长得什么模样,答案异常统一,都是影视作品中的美艳形象。这不仅让我担心,因为他扼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

表面上,多媒体好像启发人的想象,其实不然,它以固有的想象强加于你,形成一种想象的霸权,使得曾经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想象不再有。由于多媒体课件是由教师提前设计的,对于教学过程、内容,甚至问题都早已安排好。教学中教师又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的操作鼠标,千方百计得引导学生朝着设计的课件走,在这声、光、电的课堂中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失去了自由思维的空间。

真语文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语言教学,所以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言阅读和语言运用为主体。多媒体只能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

首先在导入课文教学中,多媒体可以起到对写作背景的客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很快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如在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时,就可以先播放一段中国的衰败的历史和先驱们的抗争视频,这样就很好地把学生引入文中,又让学生明确感受到时代背景,就不会让学生产生与文本的距离那么遥远。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以攀登珠峰的视频导入,让学生看到珠峰的凶险,感受到登珠峰的困难,这样就有利于课文教学。

语文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语言阅读的乐趣就在语言阅读过程中的二次创作。这就是真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在现代化教学中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并把握好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地位,相信在课堂气氛中,那种“面红耳赤”,“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一定会出现。如在上《木兰诗》时对于木兰的形象分析时,多媒体就不直接展示木兰的人物形象,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木兰的人物形象并从文中找证据来证明。于是学生的答案就从“爱国”到“勇敢”到“孝顺”层出不穷。最后教师归纳小结时以“个人”身份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参考。这样不仅给了学生“答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有效的学习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现代化的课堂结构更便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从而使过去的学生单纯听说变为多角度的思考,这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实践意识。学生的视野是多角度的,思维是多方面的,不少学生在电脑这方面很有兴趣,因此有些上课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有些声音、图片、动画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设计,有些操作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聪明的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作一个课件鼓励学生们进一步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课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学生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绍受到观众的瞩目颇有新鲜感、成就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增强了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更有效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提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和充分讨论,然后回答解决以上问题;再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对作品的背诵、理解、欣赏以及对内容的联系,最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和拓展的测验和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多媒体的正确运用还可以启迪学生思维。一是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书本内容,学生主要是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来学习的,由于年龄、阅历、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仅仅只看抽象的文字,则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对景色变化描写得极其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借助于多媒体将文字描写的景色逐次展示出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使从未到过济南的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并进而促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更为丰富的景色。二是可以化繁为简,有利于启迪思维训练。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不但篇幅较多,思想感情丰富,而且还涉及到很多其他内容。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文学习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这信息化的年代,电脑有其特有的“魔性”,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我们时刻记住“多媒体”只是起辅助教学作用,相信我们不仅可以去其魔性还可以发挥它的优点。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欣欣向荣。

猜你喜欢
语言教学课堂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