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初中思品课中的应用

2014-09-15 09:32蒋学举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实践应用

蒋学举

摘 要:与其他学科比较,初中思想品德课比较枯燥乏味。一些地区虽然举行中考,但分数不列入升学成绩,只作为“参考”,导致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案例故事性较强,应用于思想品德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案例教学;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45-01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简称思品)教学的基本原则,不联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僵化的教条。故在思品课教学时要力求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或身边发生的事入手,应用案例教学引领思品课教学。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导演者、组织者和评判者。教师要充当好这个角色,对应用案例教学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说说应用案例教学引领思品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案例教学引领思品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施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很多思品课教师乐意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选择得好,应用得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存在很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完全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只能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理论教学是基础,案例教学是辅助。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案例教学中,忽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或通过案例教学来总结政治理论。

2、案例选择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思想性、教育性不能做到有机统一

一方面所选案例反映的本质问题和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不相吻合,不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另一方面所选案例的篇幅不合理,重点不突出,不具有现实性、可读性及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不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不善于抓住重点,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不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再典型、再生动的案例,同样不能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二、实施教学案例的方法与途径

1、课前的案例搜集和整理

教师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案例,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搜集和整理课堂教学案例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有的教师总苦于手中没有案例。案例收集既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布置给学生来去完成,既可以笔记摘录,也可以上网搜集。搜集和整理案例要做到“新、近、真、精”。“新”就是注意案例选用的时代性,选用案例具有时代气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就是注意案例的选用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内在要求;“真”就是注意案例选用的真实性原则,唯有真实,案例才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由此引起的思考和启示才具有教育意义;“精”就是注意案例选用的典型性原则,案例要蕴含教材内容之理,能够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2、要注意抓住运用案例的时机

什么时候运用案例,要讲究教学艺术。能否抓住有利时机运用案例,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比如应用案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时间上看,导入新课是刚从课间休息转入课堂教学的几分钟,是学生从行为及思维上准备新课学习的几分钟。课的开头如果以案例引入,就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而且案例引入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我列举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雪精神、抗震精神等。在我一次一次的举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验了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认识到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3、应用案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里说的重点和难点,既可以是知识方面,也可以是思想方面的。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如果教师选择一些合适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则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教学《老师伴我成长》一课时,我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这一点上。学生发言积极:有人说,老师是清闲的,有两个假期;有人说,老师是优雅的,一切都显得从容不迫;还有人说,老师是充满闲情逸致的,有时间看书读报。还有学生说,老师是很辛苦的,清晨陪我们早读,操场上陪我们风吹日晒,灯下又认真备课。为了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时要钻研很多资料;仔细批改作业,有时直至深夜。别人有八小时工作制,老师的工作又何止八小时!通过大家的评价,学生明白了老师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4、案例教学的处理

一是学生阅读,精研案例。这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分析方向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研读,学生应拟出发言提纲,以待小组讨论及全班交流。二是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而组织好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讨论的形式可采用个人准备、小组作业、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行动者。教师主要是启发疏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政治理论,大胆进行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三是总结评述。对学生的讨论意见进行汇总、评价。教师对案例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并用它来考察新的案例,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研究、讨论案例时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

总的来说,应用案例教学引领初中思品课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实际,精心设计,巧选案例,灵活恰当地使用案例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实践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