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2014-09-15 09:32王伟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提高兴趣作文

王伟光

摘 要: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从本质上说也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过程中应以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关键词:作文;兴趣;提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63-01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必然想去认识它、研究它、占有它,从而获得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技能,并使自己的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说”的激趣

“说”是“写”的基础。说话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的写作。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就是从说话训练开始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到讲台前说一件事或是讲故事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低年级的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寓言和童话故事,其语言接近小学生的口语,内容也浅显易懂。在教学过程中,可相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复述;或是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他们把课文内容讲给家长或其他学生听;或是专门开辟说话课,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听来的、亲身感受过的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

在学生讲述时,并不一定是完整和准确的,但为了能讲好,学生会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想象和创造性地发挥。在学生说话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在口齿上和条理上进行指导,使大多数学生明白说话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经过一定时期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变得越来越会“说”,初步形成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课外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他们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小写”激趣

“小写”即是写片断。写片断是从口头表述开始转向书面表达。这对学生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跨度。学生受知识、能力、生活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进行书面表达是相当困难的。在课内“小写”训练时,教师可以针对课题或是不拘泥于教材,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如一盆鲜花、心爱的玩具、小伙伴等等,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由于选材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形象而又具体,都能把握住这些事物的特点,学生表达起来也各具特色。

说,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愿望,同时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所知的内容进一步思考——要通顺、连贯、完整。由口头语言表达再过渡到书面语言表达,内容是自己所熟悉的,也是刚才说过的、思考过的,写作的坡度降低了,学生在动笔时就会充满乐趣,就会充满信心。教师不必追求字数的多少,但求把握住事物的特点,或多或少,各抒己见,以启发性和鼓励性为指导思想,不断地激发起学生勇于表达和乐于表达的愿望。此种方式的“小写”训练可使学生逐步明白,事物虽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写作时的重点,初步奠定布局谋篇的根基。虽然学生在运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时还存在着问题,但“水滴石穿”,学生才能逐步建立起“大作文”的概念,在以后的写作时才能显现出精彩。

三、“动”中激趣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玩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怎样玩出新意来?怎样从玩中增长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呢?

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手抄报等等活动,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学期末再进行一次优秀作品展评,学生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每一项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有趣又艰苦。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要思索,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正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既扩展了知识又培养了多种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同时也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而活动结束后的写作,真实地表达出了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容将会是生动的,有个性的,同时也会展现出一定的新意。

四、“题”的激趣

命题作文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可提出统一的要求,便于教师整体上的把握,因而被众多的教师所常采用。然而命题作文恰是造成许多学生失去作文兴趣的主要原因。如写《劳动最光荣》,教师不顾及学生在劳动中的个人体验、感受,片面地要求写“好”不能写“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使得学生为能写“好”而绞尽脑汁。好的作文命题,学生一看到就会心动不已,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如《向你介绍我》、《我喜欢这样的(同学、教师、父母、邻居、医生……)》、《假如我有自己的电脑》、《假如我是(老师、医生、科学家……)》等等。这些题目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同时也贴近现实社会生活,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真心话。学生抒发出真情实感,其中有些独到的见解,都会让人赞叹不已。

五、“评”的激趣

众所周知,后进生是“老大难”,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是因为智力上的原因而落入其中。对于他们的作文教师却不能主观地、草率地做出评价,因为其中仍会有“闪光点”。

一位学生用想象这样来描写夜晚:“月亮俯看着大地,并且大笑,但毕竟打开了她的灯光。”从这样的描写里你能看出是出自后进生之手吗?如果你知道他是一位后进生会怎样进行评价呢?老师认真地批阅,用红笔划出其中的一个错字或一个错误标点。在交给学生时对他说:“你知道吗?你使用了拟人和隐喻两种修辞方法,这是高中或大学才学到的技巧啊!”能想到这句活对这位后进生的触动有多大吗?家长告诉教师说,孩子向来是放学一回到家就不见踪影的。现在每天到家就写作业,作业完成后就读以前给他买的书,就连大人读的一些报刊也看得津津有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随着语文学科的进步也带动了其它学科的进步,到毕业时,该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镇中学。学生的“闪光点”不是时时都有的,教师要靠敏锐的眼光时时去捕捉,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总之,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激趣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并参照《大纲》进行灵活选材,巧妙设计。这样学生才能对作文感兴趣,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提高兴趣作文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