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有效教学小策略

2014-09-15 09:32连婕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教学策略

连婕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是对学生进行画图和读图的技能训练。近年来,随着制造业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质量偏低的现状,作为中职教师探索出点滴有效的、直观地、信息化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策略,尽可能增强课堂实效性,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策略; 形象直观;总结方法;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81-01

《机械制图》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必不可少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国家标准,并具备读图、识图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由于本课程是用图样来反映实体,显得非常抽象,对于重点、难点内容,有教师总感到把想讲的问题没讲清楚,学生也听地脑子里若隐若现,不够清晰明了。要改变这种局面,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就需要寻找恰当的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采用新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笔者在执教期间作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模型,使教学内容直观化

利用实物或模具进行课堂讲解,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觉到所学内容很直观。例如学生初次建立三投影面体系时,一种以打开成90°的书本,直立在桌面上,这样构造模型;另一种还可以教室内黑板面、地面、侧墙来构建模型帮助理解和想象。在分析点、线、面这些抽象的几何元素的投影时,善于使用手头上的铅笔、橡皮、纸张做模型,帮助理解。在讲基本体、组合体的三面投影时,运用实物模型,直接置于三投影面体系的模型中,变换它的空间位置,分别画出它的三面视图,可以提高学生将空间物体展开成为平面图形的认知能力,无疑对学生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有益的。

二、要善于将难点内容分散讲,由易到难、各个击破、层层递进

制图课中的尺寸标注是教学的难点内容之一,要想一下子将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合理”这四项基本要求讲清楚,实在不容易,而且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限制。我们可以将尺寸标注的四项基本要求分开讲解,第一阶段,在制图的基本规定中,通过介绍尺寸标注的国家标准,重点解决“正确”标注尺寸的问题。第二阶段,在基本体的尺寸标注中,保证正确性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完整”标注尺寸的问题。第三阶段,在组合体尺寸标注中,保证正确性、完整性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清晰”的问题,第四阶段,在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中,保证正确性、完整性、清晰性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合理”的问题。通过分时段、有侧重点的讲解学习,解决了这个贯穿制图学习始终的问题,减轻了学习困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要用“选图”、“补图”、“记图”等方法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像库存,丰富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所谓“选图”就是让学生在绘出的若干视图中选取正确的视图;“补线”是已知的三视图上线条不完整,需要补全;“补图”是已知两面视图,补画出第三面视图。“选”和“补”的差别是:“补”对学生来讲,“图”在大脑中完全未知,需要构思、想像,“选”则不同,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若干个视图,学生只需对这些视图的差异进行比较判断,最后确定一个正确的答案。实践证明:“选”比“补”正确率高,用时少,学生兴趣高,对增加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等到这个表象储备积累到一定时间,再大量开始补线补图练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记图”就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特殊位置的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点,记住基本体、常见组合体的视图特征。这种记忆的学习方法和其他课程学习的积累有异曲同工之妙。记住的图是想像力的来源,因此在制图教学实践中,多根据典型实体进行绘图练习,增加学生头脑中的常见形体数量,当这个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他的空间想像能力就会得到质的提高。

四、要善于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并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动画和声音等功能,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等优点,特别适合《机械制图》教学的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课堂的直观演示。例如形体的截切与相贯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时利用AutoCAD、Inventor这些软件及时造型,对形体着色后进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想象,把抽象难理解的问题转化为直观感性的表象,达到化难为简的教学效果。再如,剖视作为工程视图的一个重点,虽然现在借助制图软件绘制它相当容易,但好多专业人士对图形的形成、国标规定还是一知半解,教师可利用课件演示关于画零件剖视图的案例,用零件实例来说明剖视图的形成及画图的步骤,使学生更轻易把握画剖视图的方法。通过制作课件,不但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贴近实际需要,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通过手、眼、脑并用的训练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

五、要善于总结,并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将一些难于理解,难于记忆的内容总结成口决,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如:初学制图,学生对三视图中物体的前、后方位容易搞错,可以总结为“远离主视即前面”这样的规律去判断,即俯视图、左视图中离主视图距离较远的那个面是物体的前面。在学习直线的投影时,总结为: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变短线,三面投影概括为“三斜三短”;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实长现,三面投影概括为“两平一斜”;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投影聚一点,三面投影概括为“两垂一点”。在认读组合体的视图时,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把形体分析法的读图步骤概括为四个字来分析讲解,这四个字分别是“分”“对”“想”“合”。“分”是指分线框;“对”是指对投影;“想”是指想形体;“合”是指想像整体形状。在绪论课上,就着重讲述了学好这门课的方法,即:“勤练,严细”。 勤练就是要求学生平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只有这样学好这门课程, “严细”就是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认真细致地完成作业和练习,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多出精品,少出废品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教学策略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