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本科《电路》课程教法研究与实践

2014-09-15 02:27李艳杰
关键词:电路教学方法

李艳杰

[摘要]《电路》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应用技术特色,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习《电路》的目标并了解其重要性,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强化学生实验环节,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等,以实现应用技术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应用技术教育 电路 教学方法

《电路》课程是研究电路及磁路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分析方法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电气设备施工与维护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但该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与数学课程联系紧密,题型灵活多变。而应用技术本科学生来自中专、技校、职高,学生难以驾驭。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一直是应用技术本科《电路》课程教师关注、探索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学习《电路》课程的目标及重要性

电路的能源提供者—电能,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职业定向性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高等教育,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电路》课程是 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结合,其基础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学生技能为教学重点,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电路》作为一门机电类专业基础课,其中涉及大量电路分析、计算,而其中的计算涉及到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复数、拉普拉氏变换等。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将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正弦交流电、三相电路及复频域分析章节的学习。只有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才知哪部分内容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步入大学,首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电路》课程,学生学习的思路、领悟性较弱,且《电路》这门课程概念多,定律多,相互间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讲究教法,而且要给学生学习方法,想方设法让学生牢固掌握所教内容。我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概念,定律的内容,重视一题多解法。在复杂直流电路章节中,一题有多种解题方法;如电源等效互换,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由于各种方法各有特点,掌握每种方法的特点。利用一题多解复习,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概念,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种方法最后得到同一个答案,可以让学生体会多种方法的特点,以便在计算时选用合适的解法,节省计算时间。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再有:每章学完后,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抓住每章的重点、难点所在,归纳总结后,学生思路自然清晰,也容易记忆。如在正弦交流电一章,学完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后,研究由基本元件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的计算,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功率关系、解析式、相量图,尤其是由电压电流三角形可推出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这样学生本章的基本思路清晰了,内容也掌握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自然清晰。学生学习电路课程的视野开阔,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自然提高。

四、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重视学生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给学生学习信心和勇气。学生学完一节课后,教师应根据课堂学生反映,把握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巩固,同时每堂课留出几分钟时间出一道本堂教学基础题,验证一下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有的放矢地纠正,以免学生学的吃力,甚至有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争取让每一个学生不掉队、不落伍。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学手段

多年的教学研究,我对教材深入分析和挖掘,围绕每章的重点内容制作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的使用,一方面,既保证了课堂的多样划,又吸引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知识得以及时传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由于课堂环境的改善,教师可以从传统的书写和绘制图形的时间中解放出来,从容展开对问题的深入讲解,使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联系工程实际,采用实物录像或制作易理解的电路,从而促进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六、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其它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讲授中应不失时机地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如日光灯中镇流器的自感现象,电磁炉中利用涡流原理加热烧水、炒菜等。这样讲授可以使学生学以至用,学生积极探索,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七、强化学生实验教学环节,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应用型人才教育是为地方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目的,决定了学生实验环节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各种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更重要的是使理论知识得到了验证与巩固。通过动手连线、数据的测得,将原来理解问题的漏洞排查出来,通过实验过程加以解决。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戴维南定理,学生学习起来普遍认为较抽象,难以掌握,但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开路电压、等效电阻。学生用测得的开路电压、等效电阻再组合成新电路,测得电流值与原电路电流值相等。从而定理得以验证。学生通过实验的过程,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

八、例题精讲,多做练习,让学生多实践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的要求,适时安排习题课,这是《电路》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组织习题课的教学中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重视例题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应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思考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课外应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对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经过多年的思考与经验积累。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宜、科学的教学方法,《电路》课程教学才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习《电路》课程,教师才能全面推动教学的展开,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元宇,《电路及磁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沈道云,《电工基础》教法探讨 [J],职业教育研究2004,[7]

[3]何立志,《电工学》课程的创新教学研究[J],2006,[12]

[4]姜静,《电路》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2012,[21]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辽宁鞍山)

猜你喜欢
电路教学方法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纸电路连连看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