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手段研究与探索

2014-09-15 02:27臧岩董健常丽敏郭伟
关键词: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臧岩 董健 常丽敏 郭伟

[摘要]近年来,我国专业课程标准有了很大改变。专业教学从“求知”转变为“求方法”,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转变。现代教学方法主要有:接受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响应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摒弃传统以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做到接受式与发现式相结合。

[关键词]教育改革 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全面开展教育课程改革。与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关注到教学各个方面,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特别是在课程标准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改革后的课程标准更加贴近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水平,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了新的变化:“把实地观察与调查、课堂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式,注重归纳学习与演绎学习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专业问题,形成主动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从“求知”转变为“求方法”,这一点是新课程改革中具有创新意义的一个方面。这表明教学不再单纯的以交给学生知识为目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一点是新课程改革中具有创新意义的一个方面。开设课程不仅仅是“授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授生以渔”,教会学生一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决策问题的方法,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业教学中主要教学方法

按照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方式来划分,专业教学方法分为接受式教学方法与发现式教学方法两大类。

(1)接受式教学法。

讲述法,图示法,演示法这三种方法属于接受式教学法。

讲述分为形成专业知识表象的讲述和形成专业概念和原理的讲述。前者是指教师根据专业教材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的活动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它本身还包括叙述式,就是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的主要活动有头有尾,有情节的讲授出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

图示法,又称为纲要图示法。纲要图示法是一种由字母、数字、符号或其它信号组成的教学辅助工具。它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提纲拿领,简明扼要地组成图形表现出来。因此这种工作主要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并不需要学生参与,所以这也应该归在接受式教学方法一类。纲要图示法的优点是:形象、直观、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化繁为简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展示事物发展进程,便于理解;能简捷的向学生展现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特别是现在很多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充分利用图表,并把它们做成电脑课件,利用电脑特有的技术手段,使纲要、图表、照片更加形象化、生动化,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演示法,多数为直观教具演示法。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加以说明和解释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理解较为复杂的,难以想象的专业理论,借助直观教具,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在讲解“陀螺进动”这样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三自由度陀螺的实物模型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发现式教学法。

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属于发现式教学法。

无论是谈话法还是讨论法我们认为它们都是发现教学方法中典型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或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启发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讨论中,教学信息是多向交流的,讨论成员之间,对所讨论的问题各自交换着意见,教学信息的传递的方式呈多方位网状辐射。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讨论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思维的良好机会——通过讨论问题,旁听他人的意见,运用一定的原理,经过自己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知识,独立思维,阐述己见形成概念的过程。这种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历史结论。

阅读指导法也称阅读法,阅读指导法与其它发现式教学法一样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准则的。但它与其它发现式教学法也不同,它以学生自行阅读钻研、学习资料为主要授课方式。其间有教师的激发、导读、点拨、讲解和归纳等教学指导手段的运用,也有学生阅读教材、认真分析、仔细探究和进行练习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阅读课之前,先要理解教师布置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在它所阅读的材料中寻找答案。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题目,按顺序进行提问和阐述,完成教学任务。

三、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摒弃传统以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法

现代教学发展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关系。这种师生合作的关系既不是单纯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也不是单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注重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个容器,像水缸一样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引发个体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坚持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由于教学目的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多变性,再加之师生自身的差异性,必须要求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每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他的优缺点以及性能的适应范围,没有什么教学方法适用于一切教学条件和范围。因此靠单一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实现含义丰富的教学目的的。因而在现代专业教学中应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优化组合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在专业教学中,同一教学内容,可以结合使用各种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再加上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因此专业教学方法必须优化组合使用才能各尽所长。像高度表的工作原理的讲授过程中,在设计教学法中如果只运用一种教学方法肯定会出现很多弊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论

总之,教育方法手段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的同时,在教学思想、观念上也要相应地转变。要结合具体课程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有机地结合,从而创造好的课程效果。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并且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本文所做的只是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初步探索,今后改革的深入,仍应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争取使整个课程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于发友:《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大趋势》,《教育发展研究》,2004(5):60-61.

[2]曹淼孙,梁志星,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专业教师角色转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P88-91.

[3]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报》,2002-01-03(04).

[4]余伟民.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金英.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1):58-60.

(作者单位:1.空军航空大学吉林长春,2.吉林动画学院 吉林长春)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