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后期教学建议

2014-09-15 02:27杨书香
关键词:教学现状

杨书香

[摘要]结合多年三本院校普通生物学实验实践教学,总结了该课程目前学生与教师配合不够,实验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受实验器材限制的现状,对以后工作提出了让学生课堂预习,实验中随时抽查,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实验 教学现状 填鸭式教育

生命科学是实验性极强的学科,而普通生物学实验则是这门学科中开设的最基础的入门实验课程,也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主要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对提高大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和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极大的影响。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两个教学目的,一是加深对该课程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方法的了解,二是把握该课程涉及的部分技术操作手段[1]。实验内容多为观察性或者验证性实验。所谓“验证性实验”的提法,现在越来越多地被做为贬义词,因而也是很多学校做为教学计划调整中需要压缩的对象。但作者经过几个学年的教学发现,“验证性实验”是实现上述二个教学目的的核心内容,是本科生打下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基础的不可跨越的认知步骤。在大一、大二阶段,各门专业基础课的内含实验环节,都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只有在本科生对生命科学各个学科的通用实验技术和特有实验技术都有操作经历和一定程度的把握之后,在大三、大四阶段加大开设“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同时适当压缩专业方向的“验证性实验”课时,学生才能循序渐进的掌握这些实验技巧。所以普通生物学实验在生命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容置疑。

该实验课程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动物生理学等基础生物学知识点。目前在大学生物专业的开设时间一般是大一下学期,课时在36到54学时之间,一次课堂最多容纳学生36人,该课程配备有一个实验员,两个专职教师。普通生物学实验课从属于理论课。实验课程上很多知识点来源于理论课,我校开设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以来,基本教学环节进行顺利,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与教师的主动配合普遍不够,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把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活用到实验中,实验课堂上完全坐等老师重新填食般的灌输实验原理,一步步详细讲解实验步骤;二、实验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制定受实验器材限制。上述第一点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依赖老师,课前很少预习,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药品配制等实验准备过程和实验步骤的设计一无所知,缺乏必要的思考理解和创新;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操作步骤“照方抓药”,看一步走一步,做不到统观全局,整体把握;实验的结果则依赖教师做权威性的鉴定。同时常见大学理科实验的普遍问题,如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目标不明确;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理论知识的课题为主,实验技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没有突出到应有的地位,研究性实验开设不足,实验课程开设方式、实验项目的设置不利于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课余的实践活动明显不足等这些问题在我校目前普通生物学实验中也存在。

本科生做实验基本上是“一只眼睛看显微镜,一只眼睛看时钟”的态度,多数人认为是在“帮老师完成实验课”。许多本科生在实验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缺乏独立思考及应对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如显微镜光源不亮了,没想过自己亲自检查一下是不是电源接头接触不良,而是叫着老师,坐在一边,依赖教师解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实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也不可能通过实验课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如何提高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魅力,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是提高普通生物学实验课效果的诸多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结合连续五个学期讲授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经验,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以后普通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过程有如下建议:(一)鉴于学生课前课外预习的自觉性差,可以在实验课堂上开始实验前专门给学生二十分钟时间预习,或者让学生课前预习交规范的预习报告,但考虑到预习报告可能会相互抄袭,最好的方法还是留点时间课堂上给学生预习,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2];(二)因为普通生物学实验很多是观察性实验,不像生物技术类实验通过实验报告结果就能看出学生实验效果,很多学生就钻空子根本不观察,或草草敷衍了事,为了加强监督,可以每次实验结束时抽查部分学生的观察效果,给出相应的成绩,督促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敢随便马虎了事;(三)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实验过程中,我们不再充当“保姆”的角色,而是放开学生的手脚,使他们能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实验开始前,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强大功能,生动、详实地向学生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其该实验技术的发展状况、应用前景等,使他们在全面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对于实验操作过程,只是简单叙述,而将大体的步骤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粗略地写在黑板上,供他们参考。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交流,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采用提示和质疑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找出并纠正错误再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错误操作认识深刻,记忆牢固,很快地提高操作水平和基本技能,而且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一次实验重复作,不断自己发现问题,改进实验,在一次比一次好的实验结果中培养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知识视野。生命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蓬勃发展的学科,实验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我们在传授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新方法、新技术,拓宽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我们在介绍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时,要求学生课外查阅有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知识;我们在讲解鲫鱼解剖实验时,希望学生课后了解鲫鱼雌雄的辨认方法,鲫鱼的生活习性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对路的教学方法,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技巧,学生的素质一定会逐步提高,以他们的成长来告慰老师的辛勤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娜,褚衍亮.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广西轻工业,2009年1月,第1期(总第122期)

[2]倪秀珍.莫金钢.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尝试.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和化学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