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快乐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09-15 02:27丑素敏
关键词:引进快乐教学法发挥

丑素敏

[摘要]现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都是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指导”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快乐”带进课堂,从而大大提高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挖掘 引进 发挥 提高

低年级儿童,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正处在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还保持着学龄前那种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的习性。可是进了小学之后,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较重,课堂教学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使他们的智力和身心健康受到了抑制,如果教师能把强制性的学习变成乐事,适应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教学效果必然大大提高。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运用“快乐教学法”,注意把游戏引进课堂,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这样,大大有助于提高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激发儿童学习的乐趣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是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因此直观性原则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据此,我在教学中,按照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上下功夫,尽量使用好直观教具。例如教“上、中、下”一课时我做了一个直观教具,里面搁成三格,上格放了一个不倒翁,中间放了个小熊猫,下格放一个皮球。当我打开纸盒盖,他们就高兴地拍起手来,注意力一下子被我吸引过来了,于是我开始教这三个字,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集中注意力,接受知识,效果很好。在巩固生字时,我将三个玩具变动位置,并进行说话训练,他们都能准确地说出哪个在上,哪个在中,哪个在下。这不仅使儿童正确地理解词义,而且把难懂的抽象的词义与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就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的感性材料,使之容易接受。他们边看边笑边说,整堂课都使儿童沉浸在欢乐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里动静结合,活泼有趣

为了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调节儿童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儿童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完“看图学拼音识字”和“看图学词学句”之后,上了两节复习课,课堂里我采用了如下几种形式:

1.读一读,想一想。如在学过的生字当中,有好多是音近字,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音节“Shi”,叫他们仔细想一想,音节是“Shi”的字有哪些?同学们纷纷举手,分别说出了“十、石、是、时”等字。为了使学生搞清楚这几个音近字的意思,我来个分组“开火车”练习,再让他们给每个字组词。这样,既能读准字音,又可理解字义。

2.做一次小游戏。比如在已学的二百来个生字中,笔形相似的有:“布、左、右、在、有”等。我与学生一起做“送信”的游戏,学生念儿歌,我当邮递员,把“信”(生字卡片)送下去。然后我读生字,学生逐个将“信”送回,领着大家读一遍,再把字贴在小黑板上。“回信”送完后,再来比较这几个字的异同,先比异,后比同,先巩固个体事物的认知,而后进行群体对比,最后通过组词或口头造句,使学生熟练掌握。

3.做一个简短练习。比如:“给‘大字添上一笔是什么字?”“给‘日字添上一笔,你们学过的有哪些字?”同学们情绪很高,纷纷举手回答。这样就能使儿童开动脑筋,辨清形近字。

三、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儿童的智能潜力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学生学习的动机越强烈,越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好奇心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动机,而且可以转化为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儿童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据此,我在教学中,利用低年级儿童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常常利用竞赛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

平时在一节课的复习、、巩固阶段,我也经常开展“赛一赛”、“比一比”、“夺红旗”等竞赛活动,使孩子们能集中注意力,痛痛快快地参加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智能潜力。

四、在游戏中,把“观察—想象—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运用语言能力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使儿童灵活地掌握知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否则,单独的字、词,儿童即使记得很多,也不会运用,脑子里只有一大堆没有意义的符号,语文能力也提高不起来。要使儿童将学到的字词运用起来,就要让他们多动脑筋,其核心就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儿童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上。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说话训练。为了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除了在课内经常进行口头造句训练之外,我还开设了思维训练课,采用游戏方式,开展“看看,画画,想想,说说”活动。有一次,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几个大圆、几个小圆、几个半圆。要求他们回去之后,联系生活实际在这些圆上添上辅助线,画成看到过的东西,画得越多越好。第二天,我在班里进行“一图一话比赛”。同学们情绪高涨,他们的表演,种类繁多,想法各异。这种训练,既发展了语言又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对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能提高儿童说完整话的能力,为以后写完整的句子打下基础,而且使儿童之间广泛地交流信息,增广儿童的见闻,开阔儿童的视野,发展儿童的求异思维。

以上仅是我的粗浅看法。现在好多教育研究工作者提出“快乐教育”思想,变“苦学”为“乐学”,使儿童于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快乐的事。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儿童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导致儿童精神上的愉悦,而这种愉快反过来能成为求知的动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引进快乐教学法发挥
关于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发挥好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浅议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途径
快乐教学法在提高少儿羽毛球启蒙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如何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广告学著作引进与广告学的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引进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深圳特区新定位:从“引进”到“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