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认识

2014-09-16 13:29王海彬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认识魅力内涵

王海彬

摘要:“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是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具有“一主两翼”课程体系,通过以藤串瓜、整体施教,达到简简单单学习语文,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新语文主题阅读 内涵 一主两翼 以藤串瓜 整体施教 魅力 认识

早就听说“新语文主题阅读”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简简单单学习语文,但一直未曾亲身体验,有幸参加“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年会,才一睹芳容,让我对它有了些许认识。

一、“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内涵

1.“新语文主题阅读”是由刘宪华校长等人发起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在学习教材内容基础上,开展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学习活动,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应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2.具有“一主两翼”课程体系。日常教学中使用“单元教学法”,开展单元主题模块式阅读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体,同时对应教材的单元主题编写阅读和诵读两个配套读本,读本在教材的基础上,每一单元补充了体裁形式不同的八篇文章,这就是“两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举一反三,课堂学习得到方法,而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最终形成了阅读能力,实现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的目的。

3.以藤串瓜、整体施教。丰富学习内容也增加了学习量,为了完成这么大的学习量,就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课一课地教,而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教,单元的主题好比藤,一篇篇课文好比瓜,就是用这个藤把一个个瓜串起来。学生在同一主题下,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这样,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中的三个单元的文章,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进行大单元语文教学,让教学从课本延伸到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实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

4.主题阅读课主要以模块形式出现,依据单元主题阅读主要分为七个课型:一是单元导读课,二是以文带文课,三是整体识字课,四是读写联动课,五是自主阅读课,六是双基训练课,七是展示分享课(主题诗会)。

二、新语文阅读的魅力

此次活动在会前会中安排了多节展示课,我亲身感受了“新语文主题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所呈现的魅力。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效速记训练课和写作展示课。

训练课首先是八分钟课前活动,安排有古诗词朗诵、注意力训练、课前演讲等环节。然后是速读速记课文,一篇千字左右的《回报》仅给三分钟阅读时间,就让学生进行“原文复述”。学生不仅能复述,还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抓住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悟。结束后又迅速带入一篇主题相近的短文,继续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

学生训练有素,课堂学习过程始终在小主持人的组织下进行,主持人口齿清晰,组织活动有条不紊;学生参与学习积极主动,语言规范,声音洪亮,不做作,展现出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和速读速记效果。

六年级作文展示课更是神奇,近千人的会场现场出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所出的二十个题目五花八门,深浅不一,如“一笑而过”“走过那个拐角”“我眼中的赤峰”“路”“....的支点”“明天我也要毕业了”“泪水的记忆”等等。教师从容地分配任务,接受任务的学生先谈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然后开始写作。三十分钟后,学生开始汇报展示,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学生临场作文主题鲜明,语言流畅,引经据典,写作水平一点不逊中学生。学生的表现震惊全场,博得阵阵热烈掌声。

发起人刘宪华校长介绍新语文主题阅读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通过“读”书来学习语文,“读背”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说一说,读中感悟,增加积累,进而真情实感地说和写,达到简简单单学习语文,真正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一系列展示课的确印证了这一教学思想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经典内容丰富、还有意义深远的国外名篇,在学生反复诵读,慢慢品味、感悟中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语文综合素养快速提升,课堂上学生学以致用,高谈阔论,旁征博引,出口成章,课堂学习中充满了语文应有的文化味道。“新语文主题阅读”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和接受,正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发挥着它独特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主题阅读三人行.开明出版社.

[2]刘宪华.大单元教学法.现代教育出版社.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认识魅力内涵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东方欲晓》的魅力
挖掘习题的内涵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