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2014-09-16 01:51王玉辉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道德修养中学语文

王玉辉

语文学习属于综合性学习科目,涵盖面广。语文能力会随着人阅历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种普通现象——两极分化。即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态度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学生极喜欢语文课程,一种学生极不喜欢这门课程。两极分化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同时也阻碍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难题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还望大家给予指正完善。

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知识性较浓,趣味性偏差,是原因之一。学生在猎取知识的同时,更为关注新奇的知识体系,于是绝大部分学生在接触中学语文课程的开始是非常喜欢研究学习的,但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却发现,语文知识太复杂了,拾前落后总也没个头绪,继而学生在自己的学习道路上左右摇晃。那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准备什么?如何去引导学生别走上岔道?如何引导学生爱学、乐学?

一、教师自身要做好准备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准备好知识的积淀,这是最基础的。其次,教师应为人师表,德育教育从自身做起。丰富的知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大海一样渊博的知识,才能灌输给学生所需的营养。多元化的中学语文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有充足的食粮,才能哺养学生。所以,经常补充能量就成了教师的必修课。教师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教师要参加国家安排的继续教育接受教育,做好平时的读书笔记,对待教育工作一丝不苟,在实际工作中多向老教师专家请教。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教受,教学相长。

德育方面更为重要,随着经济狂潮席卷社会每一个角落,德育工作也成了重中之重。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学生道德的发展愈渐迷茫。教师和家长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教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那么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道德指引就都不能做好。因此,教师加强良好道德的培养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处处为学生着想,为社会着想。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要求自己,才能带动学生,有益整个社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谐,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这说明教师良好的思想情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作用极大,这种巨大的作用与教师道德是分不开的。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1.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

2.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提高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和教育教学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成为一句空话。

3.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其他教师,进而影响其他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别走上岔道

(一)教师要从道德上正确引领,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崇尚先进的道德准则,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生长的坏习惯。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行为,相信榜样的力量,树立自己的道德标准,为将来随时做好准备。

(二)在学习中学语文课程上,充分享受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无论想要做什么样的人,进而成为这种人,在书中都有可学习的榜样,这样就奠定了学生学习中学语文的决心。

(三)快乐学习。一谈到学习,学生都很苦恼,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知识是一种负担,一种折磨!每个学生都从心底期待他们想要的那种学习感觉。那种快乐轻松,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感觉,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我们应如何让学生产生快乐的学习感觉呢?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并选出小组长。几个关系亲密的朋友走到一起,自发组成一个小集体,大家推选组长。在这样融治、有共同语言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快乐是肯定的。

2.教师生动的示范。生动的示范就像一部好看的电影,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学生。

3.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之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趣味性的活动。

4.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学生在想什么,想干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给他们创造快乐的学习活动。

三、应对两级分化的对策

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切实存在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学、愿学,从而消除“两极分化”呢?首先,教师可对一部分喜爱学习的学生给予极大的鼓励,并为其推荐选择相应的书籍,为他们选择更多更好的良师益友。而对另一部分极讨厌学习的学生,教师可先分析学生出现厌学的原因,如家庭、社会、交流圈、课堂效果、学习内容等等方面,分析找出根源,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逐层解决。

综上所述,两极分化不可怕,只要教师肯认真分析定能解决问题。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道德修养中学语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