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有效利用

2014-09-16 00:21马燕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学幼儿园探究

马燕君

施瓦布认为,科学教育是儿童通过自己的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多种途径中,小实验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笔者对对科学小实验进行了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将小实验以游戏的形式融入科学活动的方法是幼儿科学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宽松安全的探究氛围,有利于幼儿大胆操作

教师应创设鼓励孩子探究的心里氛围,心理上安全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没有安全的心理环境,科学小实验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操作,主动学习和探究就不可能发生,所以,教师要做到宽容接纳幼儿的错误认识。

1.宽容对待幼儿发生的在所难免的错误

这一点是指教师应包容幼儿在实验中的错误,我们应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途径让幼儿喜爱做科学小实验,激发他的探究欲望。

案例:区域游戏开始了。嘉嘉把科学区的变色板拿到美工区去玩。问他原因,回答说:“变色板有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我想拿炫彩棒给它涂个咖啡色。”教师觉得嘉嘉是因为对“三原色”的不理解所以导致他对实验材料不理解:为什么变色板只有这三种颜色呢?教师把嘉嘉带回科学区,陪他坐下来,耐心地介绍有关三原色的知识,使他知道世间万物的颜色三原色都可以变出来。这时候的嘉嘉更兴奋了,迫不及待地拿颜色调,当变出橙色时,激动得他手舞足蹈。

这个事例说明了幼儿需要教师的鼓励,创设出安全、宽松的实验氛围不仅了解了幼儿原有的水平,而且也为进一步指导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利于幼儿形成尊重事实,加深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的认识和科学品质。

2.接纳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

在与幼儿交谈中,发现孩子们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老师不同。如果支持幼儿的观点会使幼儿有安全感,并说出真实的感受。因此,在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想不一致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的警觉,教师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以及来源。

案例:教室的科学区离自然角很近,孩子们也可以对种子的发芽、植物的认识进行探索。春天到了,大家都带了许多赏心悦目的花放到自然角。教师在观察大家做实验时说:“这些花好香啊!”可是豆豆却说:“臭。”大家哄堂大笑,接下来的回答五花八门。这时,教师并没有制止或批评豆豆,而是让大家去寻找答案。通过当场查阅百度,确实有多种银色会改变气味的秘密。

在这个案例中,当幼儿有令人惊讶的回答时,教师尊重了孩子,从而使孩子更仔细地感受、发现不同的看法,并在幼儿兴趣上生成了新的内容。在教师也不懂得问题时,教师扮演了一个与幼儿平等的探究者,抓住了一次与幼儿一起共同努力的最佳时机。

二、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有助于幼儿喜欢实验

皮亚杰曾说过:“一个人既不太注意熟悉的东西,因为已经司空见惯,也不太注意不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的‘图式中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我们所提供的材料要尽可能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源于孩子的生活

教师要把幼儿的兴趣摆在重要的位置,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找出能够使他们产生兴趣的材料。如:磁铁、玩具车、各种形状的瓶子、盒子等材料都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他们对孩子有着极大地吸引力。

2.具有可操作性

在科学实验操作中,教师要避免过多的、乏味的讲解、演示。虽然你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和积极吸引幼儿的演示,但它毕竟是你的知识,幼儿没有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消化,这样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指导幼儿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索、实验,让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感受科学发现的快乐。如:小实验摩擦力中,让三辆小车从同一样的坡度但是不同材料滑下,老师并不需要讲解,幼儿会在操作中发现光滑的面下滑最快。

3.幼儿自己制作材料

有一些科学实验需要的材料完全可以让幼儿与老师共同自制,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实验材料。如:在传声器实验中,需要比较金属与线还有木头的传播速度哪一个快。幼儿就自己制作材料,熟练地把两个听筒和线、钢丝、木头连接,做成了传声筒。又如:在一次万花筒凹凸镜原理的试验中,从淘宝购得的万花筒有些简单,萱萱说:“老师,这里面的花纹形状太少了,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找些五颜六色的图案进去。”这个想法真不错,于是大家把完整的万花筒拆得一滴不剩,剪好彩色纸片再一起研究组装完毕。

三、及时严谨的记录表,有助于幼儿巩固结论

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实验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转化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得出结论,同时还有助于同伴间的交流,有强化实验过程的作用。

1.猜想记录

让幼儿就某个未知现象、问题产生或可能发生的变化充分想象与猜想,并将自己丰富的想象与猜想用绘画或者标示的方法记录下来,充分的猜想激活了幼儿的思维,猜想记录为后面的实验提供了具体形象的对比依据。

2.结果记录

一个活动往往是经过多数孩子不断实践探索、讨论最终获得初步的较一致的结论后才结束。这就是幼儿的结果记录。

四、教师有价值的提问,有助于幼儿升华经验

教师要针对幼儿心理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提问,一种是用于激励幼儿思维推进的时候;一种是党幼儿思维方向不明确或者操作方法不当时,为引导幼儿思维的操作所进行的提问。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实验操作时现今幼儿园教改实践中尚须深入研究的问题,科学小实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可估量,只有有效地利用科学小实验,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探究式研究,这样才是真正获得了有效地利用。

【作者单位: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科学幼儿园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爱“上”幼儿园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