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改革的一点体会

2014-09-16 13:32刘贺慈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改中学语文

刘贺慈

摘要:课改的春风吹来,现在我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共同进步中分工学习,采用“兵练兵,兵教兵”的方式学习,这是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学生在平等互助中学习,尊重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中学 语文 课改

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我的课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激发了学生智慧的潜能,更指引着我,在碰撞和磨砺中一步步成长起来。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课改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技能

教师角色的定位——把机会留给学生。在课堂里,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调控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在体验探究、合作交流中主宰课堂。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参与中享受快乐,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

语文知识涉及的方面很广,例如,讲综合性学习《桥》这一课时,一个学生问断桥上写的是什么对联,每座桥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我被问得哑口无言。细究起来,这些知识自己差得很远。以前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很多,但是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感觉自己的不足更多了,自己不仅要知道关于语文的广博的知识,还要知道如何在高效课堂的每一节课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

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一年来,我每天认真备课,把明天该上的课提前做好各种预设,查资料,获取更多的的知识,别让学生问住自己,在平等和谐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改变自己不相信学生的弊病,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做好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将课堂还给学生,没有经过预习的,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我绝对不讲,减少教师的话语权,换回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参与中幸福成长。

二、课改活跃了我的课堂教学

以前,我在讲台前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在我的威逼下“好好学习”,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容器,教什么学什么,上课偶尔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也总是那几个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其他学生每节课都是“旁听生”,不回答问题,每节课机械地做笔记,被动地听讲,表情麻木。关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也想了好多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大。

课改的春风吹来,我的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组竞争机制的实行,每节课全班学生争着举手,没有趴着的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都释放出来了。课堂以“预习、展示、反馈”为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以“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为课堂展示六环节,学生在“听、说、读、写、质疑中”在“兵教兵,兵练兵”中做到“立体化、大容量、快节奏”三大特点,真正实现课改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

高效课堂不仅让每节课活起来了,让整个班级也活起来了。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里,每位学生都积极参加,为了给本组加分,大家积极备战,小组的凝聚力空前。在今年的艺术节里,我们班获得了好几项第一名。

三、课改让我一步步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

在以前的教育中,我与学生之间总感觉有距离,现在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也树立民主观念,班里的许多事我都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做到了班级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浇花的,管班级张贴物,检查吃零食的,检查个人形象的,每天擦窗台的,检查作业的,检查卫生死角的,给教师擦讲桌的等等,我把班级责任承包分好,贴在墙上,大家共同监督。鲜活的生命个体构建了活的课堂。

每一节课的课堂都是活的,教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灵动,有真情真意,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做到了“课堂活了,学生会了”的境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上下而求索。在课改的征途中,我会矢志不渝地将新课改精神贯彻下去。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课改中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