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乐学”走进初中体育

2014-09-16 13:30张万龙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价改革合作教学开放

张万龙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初中体育教学也正在经历着改革,众多一线教师开启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之路。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让体育课堂实践人文精神的渗透,必须要积极引入“乐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让“乐学”走进初中体育,分别为: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合作交流;渗透开放教学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开放评价。

关键词:初中体育 乐学 开放 合作教学 评价改革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由此可见,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肩负着重要任务——要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孔子曾在《论语》中提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对于一个人学习动力的推动作用和价值所在。以下笔者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认为“乐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笔者看来,和谐的课堂氛围散发着理解的气息,多数参与者都是在理解的状态下参与课堂教学的,并且能够在充分理解的课堂中参与活动,师生达到参与的水乳交融,并且在这种水乳交融的基础之上,师生之间洋溢着精神对话。传统的体育课堂,多半是学生参与各种紧张的练习,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挫伤,不少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针对一些上课前的热身训练,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些小游戏,以此让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比如有一次我开设了“贴药膏”的小游戏,让学生两两一组,两个人围成了一个大圈,再选两个学生出来,一个追,一个跑,被追的人站到大圈里的任何一个人的旁边,贴上去,同组的另一个人跑,追的人继续追,直到抓到人才换。类似的小游戏作为课前的热身运动,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其中。

二、倡导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在倡导学生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合理分组,善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乐于交流、合作。

比如有一次开展接力赛的跑步活动,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合作开展比赛看哪个小组最终能取得胜利。在这个比赛中,我的目的是要学生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比如有的小组学生不善长长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会有同组的学生去为他加油、鼓励。在类似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为了团队的胜利,个别学生可以克服障碍,达到终点。

三、渗透开放教学理念,提高创新能力

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是实现“乐学”的前提和基础,不少教师如今还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固步自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开放性的教学课堂中逐步提升。有的教师上课比较死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完成体育活动就如同完成任务一般,毫无乐趣可言。而渗透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活力。

在课堂上注入情境教学,教师有意设定好教学景象,学生在情境中,激发自身的想象性思考,参与模拟练习。平日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制一些用于体育活动的小器材,比如用易拉罐制成沙罐,用帆布做成小沙包,用废弃车胎做成小秋千,都是既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动手与动脑能力的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开放评价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相互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差异,要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态度。针对评价改革,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点方面,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将学生划分成类似于“优良中下”的等级,而无个性化可言。笔者认为,“乐学”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之间差异的事实存在,善于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才是“乐学”评价观的真正内涵。

评价中,我主要采用分层次评价的方式,比如针对一些体育尖子生,他们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我通常都采用鞭策的方式,针对一些体育后进生,我会欣赏和鼓励,并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有些学生虽然体育成绩不好但是其他学科成绩很优秀,相反有些学生其他学科不理想但是体育很好,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关爱学生。

总而言之,“乐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乐学”更是教学的桃花源,也许我们无法全面完成“乐学”的目标,但是只要我们一线教师始终坚守“乐学”的教学理念,相信我们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钱霜霜.初中体育有效课堂“三步走”策略[J].教育界,2011(26).

[2]张晓光.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J].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8).

[3]韩钰.初中体育网络多媒体教学[J].神州:下旬刊,2012(1).

[4]柴云龙,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谈,[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3(15).

(责编 张景贤)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改革合作教学开放
改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的几点尝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之我见
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高中教师职业道德方向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