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89例疗效观察

2014-09-17 12:25张雪莹左淑波于红霞邢德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奥沙利紫杉醇

张雪莹 左淑波 于红霞 邢德君*

(1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2 空军航空大学校务部门诊部,吉林 长春 130022)

胃癌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源于胃壁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在胃的各个部位(幽门区、贲门区、胃体部等)都可发生,同时能侵犯胃壁的不同广度和深度。胃癌的发病率占各大肿瘤发病率首位[1],而晚期胃癌更是该病进展的严重程度,极大威胁人类健康。胃癌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性治疗等,但晚期胃癌患者更适合采用适量的化学治疗。化疗能延缓肿瘤的发展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为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有学者建议使用两种或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紫杉醇和氟尿嘧啶是治疗胃癌常用的药物,而奥沙利铂为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抗癌药物,近年来,笔者采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178例,经细胞学及组织学鉴定后均符合晚期胃癌诊断标准。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9例,有男51例,女38例,年龄33~81岁,平均58岁,包括低分化腺癌42例、中分化腺癌23例、黏液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9例;对照组89例,有男49例,女40例,年龄37~79岁,平均60岁,包括低分化腺癌45例、中分化腺癌21例、黏液腺癌18例、印戒细胞癌5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病例入选标准[2]

①患者经组织检查后均符合晚期胃癌病理诊断标准;②未经过化学治疗或短期没有接受过对本次治疗有影响的其他治疗;③观察指标明确,MRI扫描可见病灶大小;④卡氏评分>70分,血小板数>8×1010/L、白细胞数>4×109/L、无肝肾功能不全;⑤患者除胃癌外,无远处转移病灶及化疗禁忌,也无其他严重疾病,预测生存期大于治疗期;⑥患者有知情权,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观察组)[3]

给予DOF(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使用紫杉醇前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西米替丁、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预防水钠潴留及过敏反应,止吐药昂丹司琼以减轻胃肠道反应。第1天,使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2天,给予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2 h;同时,第1~5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 mg/m2。治疗28 d为一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每次化疗前要严格检查患者心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如出现异常,可延期给药。

1.2.3 紫杉醇和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

给予DF(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紫杉醇使用前预处理方法同观察组。使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周期、疗程及化疗前检查项目同观察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参照1981年WHO实体瘤评价标准,将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为肿瘤完全消失(完全缓解CR)或肿瘤病灶面积缩小超过50%(部分缓解PR);有效为肿瘤面积减少少于50%或增大低于25%(稳定NC);无效为肿瘤面积增大超过25%或肿瘤出现转移(进展PD)。显效、有效共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比较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然后进行卡方检验,应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进行统计学分析,完成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若P<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卡方检验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有P<0.05,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种方法治疗晚期胃癌比较表

3 讨论

胃癌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及胃部相关疾病等。该病的临床表现为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水肿、全身衰竭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若存在胃壁穿孔,将可出现腹膜炎、大出血等并发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尽管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但该病仍是全球第四大的常见肿瘤及第二位的肿瘤相关死亡原因[4],晚期胃癌更是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基因治疗、生物治疗等。尽管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胃癌的第一手段,但对于无法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化学治疗则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化疗即利用化学疗法治疗疾病,它是将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后杀灭相应肿瘤细胞但对身体正常细胞也有影响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晚期胃癌,其化疗药物有多种,包括表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啶、紫杉醇、奥沙利铂及顺铂等,其中改良后的DOF方案中包括药物紫杉醇、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该方案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晚期胃癌方案。在改良后的DOF方案中,紫杉醇为新型的抗微管药物,其能够使微管蛋白聚合、导致维管束异常排列、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从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奥沙利铂属于新的铂类抗癌药,具有细胞毒作用,有研究表明,该药是通过产生衍生物作用于DNA,通过抑制DNA合成产生抗肿瘤作用;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物药,其能够使细胞内的胸苷酸合成酶变为胸苷酸,干扰DNA合成,其也可分解为氟尿嘧啶核苷渗入RNA而干扰蛋白质合成。可见,三种药物虽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但均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从而起到抑制晚期胃癌病情发展、甚至扭转病情的作用[5]。除此之外,此方案还具有其他治疗方案不具有的优点,奥沙利铂抗癌活性较广;同时,氟尿嘧啶与奥沙利铂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使患者耐受性增高,对胃肠道影响减小。因此,采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优于单用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临床上采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显著,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9.55%,总有效率达到91.01%,尽管对照组仅采用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也存现73.03%的总有效率,但观察组有效率(91.01%)统计学处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73.03%),可见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利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良好,使患者的病症得到基本缓解。以上三种药物联合应用,以不同的作用机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不同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治疗过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以及奥沙利铂导致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为避免此毒性反应,要叮嘱患者勿食用生冷食物,勿接触冷水、冷制品。上述不良反应经相应的治疗后症状均可得到一定缓解,不影响后续治疗,同时,各组均未出现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由此可见,使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有效逆转患者病情,提高癌症治疗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治疗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1]孔祥训,郑建萍,张桂枫.紫杉醇脂质体、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47例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3):107.

[2]白璐,李青山.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1):23.

[3]仇俊兰,奉林.DOF方案及D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耐受性观察[J].临床研究,2012,10(20):258.

[4]徐瑞华,滕开原.晚期胃癌化疗进展[J].癌症,2009,28(10):1108.

[5]唐溢聪.多西紫杉醇及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与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7.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奥沙利紫杉醇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