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恒的话题:师恩难忘

2014-09-17 16:30丁新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娃娃脸车祸词语

丁新

《她是我的老师》这篇小小说出自于青年作家田洪波之手。田洪波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青年作家,曾当选为“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明日之星”。擅长写情感细腻类型的小小说,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了数百篇作品,他的小小说故事贴近生活,情感丰富,因此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这是一篇讲述师生情谊的温情小说。读罢心中有一种温暖而又失落的感觉。首先吸引我的是小说的题目,题目简单平实,而不是用浮夸的词语来代替。“她是我的老师”这句话作题目,虽然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将故事主旨和人物都作了交代,让读者一看就明白是一篇写老师的作品。而这种语言特色也正是本篇小小说的语言特色。小说第一段作者用简单凝练的语言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的主人公老师出场了。紧接着第二段作者描写了老师在车里的一系列心里活动和动作,“发呆”、“看到”、“想到”、“心里说”等词语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作为教师的认真负责向读者作了说明,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小说作者叙述故事所用的语言精练而富有技巧。在描述发生车祸后现场一片狼藉的画面时,“天地间一声巨响,面包车像离弦的箭飞向附近一户人家。她和几个同事瞬间被甩在了路上、房上。呻吟声一片”,这里的“巨响”、“离弦的箭”、“瞬间”、“甩”等词语直观地给读者一种车祸发生的突然性和猛烈性,而“路上”、“房上”、“一片”等词语则进一步描绘出了车祸的惨烈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描述老师在车祸后疼痛的场景时,“剧痛像蛇蝎一样侵蚀着她的每根神经,她意识到出车祸了。她想挣扎着爬起来,可每动一下,都撕心裂肺般痛”。这里的“剧痛像蛇蝎一样侵蚀着她的每根神经”、“挣扎”、“撕心裂肺”这些词语的使用,使读者有看在眼里、痛在身心的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同时也说明了老师伤势很严重,更加衬托了车祸的悲惨后果。

人物是构成小说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人物描写的好与坏就更显得尤为关键。小说中主要的人物描写就是对老师和娃娃脸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在小说开始部分就为老师树立起了认真负责的形象,通过“她是在对路旁的树木发呆。她看到那些树上葱郁的绿叶,没来由地想到了她教过的一茬茬学生。她在心里说,哪一片绿叶都是一种风景”。这部分描写正是体现出了老师心系学生的负责态度,也能感受到老师对学生那种欣赏和殷切的希望之情。文中“她睁眼望向他们:求求……你们,救救我们吧……”的刻画中,其中的“望”字用的很形象。望是一种企盼的看,带有心里期待的感觉,在这里的望字则表达出了对生命的一种祈求,带有哀求的意味,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生命垂危的紧迫感。小说对另一位主人公娃娃脸的描写也是相当体现人物个性的。比如:“她是我的老师!那人突然激动地挥了一下手……她真的是我的老师……看我的面子,大家帮忙救下他们吧!”“我知道,我知道咱们怕有人死在车上。要真有什么闪失,一切后果由我负责。她是我的老师,我不能见死不救!这么说着,娃娃脸眼里闪出泪花,一双手紧紧交叉在一起,向众人作揖。”“我老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几处的人物描写作者清晰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性格直爽、重情重义、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形象。在老师身处危难之时,他先是祈求大家帮忙救助他的老师,然后动手打了造成这场车祸的货车司机,最后用借来的棉被裹着老师送进了医院。在刻画男人性格的时候,作者用的几个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能见死不救”、“眼里闪出泪花”、“作揖”、“我跟你没完”、“冲进那家被撞榻一面墙壁的房屋中去”,通过对娃娃脸这一人物的刻画足以看出娃娃脸对他老师情感的真挚与热爱,也使读者为他们师生间的情谊所深深感动。

作者田洪波在本篇小说情境的设置上也是匠心独具的。小说开始铺垫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车祸发生的经过之后,用一句“她耳边不时传来人们的惊呼声”把读者的视线和注意力转移到了周围的环境,作者借用主人公的耳朵让读者也听到了人们的惊呼声。小说中间部分,娃娃脸向众人作揖之后,“几个人互望,犹豫着”犹如作者在拍摄一部电影一样,读者通过作者的镜头仿佛看到了周围人们犹豫不决的状态和纠结的神情;与此同时,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也能够充分理解娃娃脸当时的心情,既迫切希望周围的人们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来援救他的老师,又对围观人的无情和冷漠充满了无奈的复杂心情。这样的情境设置使得小说篇幅不至过于冗长,全文看上去简单凝练,故事的主旨清晰、一目了然,尤其是在小说中,出场人物较多、情境多,而且场景的转换频率很快,所以作者在这方面的设置简单快捷,既迅速切换了场景和人物,又能够做到自然的转换,起到了承接上文、引出后续的作用。

此外,作者在小说中进行故事描述的同时,也对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唯利是图、人情冷漠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抨击。主人公老师在经受车祸、受伤无力起身的情况下,作者是这样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描写的:“几台机动车懒懒地停靠着,一些穿着邋遢的人在等活儿,此时都跑了过来,却没有一人伸出援手。……人们呆望着她,没有进一步的举动,脸上写满迟疑。”对机动车和人们的描述,用了“懒懒”和“邋遢”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本身就是一种消极不前的冷漠态度,在这里用来描绘车祸后周围的景象,更能体现出人们的漠视和麻木。而小说第八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人搬出理由”,这里的“搬”字也是对人情冷漠的进一步诠释和讽刺。作者不用说出理由而是用搬出理由,原因就是“说”字仅仅是一种陈述表达,而“搬”字则除了有表达陈述作用之外,还有一种推卸责任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一个“搬”字就将冷漠无情的人性和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展露无遗。

当然,本篇小小说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要表达一种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作者在文中虽然看似仅仅是在叙述故事,对情感的描写与刻画很少,但是在简单的叙述过程中却蕴含了作者深深的思想感情,其中对老师内心活动、动作以及语言的描写,对娃娃脸救援过程的刻画,都一一体现出了情谊深重这样的中心思想。作者在小说中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都在看似平实的故事描述和人物刻画中去展示了出来,从一个故事这样的小角度去展现了尽量宽广的生活画面,而不是去直接叙述表达,让读者在生活的转换中去把握和体会,这样的小小说写作显得含蓄蕴藉,值得我们去学习!endprint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附]

她是我的老师

田洪波

那天阴雨连绵,她和几个同事去外县监考。他们乘坐的是面包车。回来的路上大家都疲惫地睡了,唯有她一个人注视窗外。

其实,她是在对路旁的树木发呆。她看到那些树身上葱郁的绿叶,没来由地想到她教过的一茬茬学生。她在心里说,哪一片绿叶都是一种风景。正是由于它们的翠如碧玉,才构成树的枝繁叶茂吧。

也许是道路湿滑,面包车在闪躲一辆重型卡车时突然向左倾斜过去,恰好迎面开来一辆货车。于是,天地间一声巨响,面包车像离弦的箭飞向附近的一户人家。她和几个同事瞬间被甩在了路上、房上。呻吟声一片。剧痛像蛇蝎一样侵蚀着她的每根神经,她意识到出车祸了。她想挣扎着爬起来,可每动一下,都撕心裂肺般痛。她庆幸自己此刻意识还算清醒。

她耳边不时传来人们的惊呼声。

不远处有个自由市场。几台机动车懒懒地停靠着,一些穿着邋遢的人在等活儿,此时都跑了过来,却没有一人伸出援手。她睁眼望向他们:求求……你们,救救我们吧……

人们呆望着她,没有进一步的举动,脸上写满迟疑。她的心抽筋剥皮般痛了一下,她咬咬嘴唇,努力半坐起来……

这时,一个娃娃脸模样的男人趋前几步,认真打量她。她不明白他的意思,下意识冲他笑笑,心里又升起一线希望。

她是我的老师!那人突然激动地挥了一下手,又仔细辨认了一番,然后他把身子转向大伙儿。她真的是我的老师……看我的面子,大家帮忙救下他们吧!兄弟,你不是不知道忌讳……我们都拖家带口的,以后还得靠这车挣钱呢。有人搬出理由。

娃娃脸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咱们怕有人死在车上。要真有什么闪失,一切后果由我负责。她是我的老师,我不能见死不救!这么说着,娃娃脸眼里闪出泪花,一双手紧紧交叉在一起,向众人作揖。

几个人互望,犹豫着。

好吧,这份情你得日后还给我们!终于有个瘦弱的人表态了,然后把他的车开了过来。

娃娃脸感激地道谢。几个人陆续把伤者抬到车上。

货车司机脸色苍白地跑过来,还没容他解释,娃娃脸一个拳头挥了过去:我老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她想表示谢意,嚅动几下嘴唇,就是说不出来。她只好努力回忆,他……是我教的哪届学生?

众人有序地救援。经过检查发现,其实她伤得最重。

雨依然不紧不慢地下着。娃娃脸用手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直接冲进那家被撞塌一面墙壁的房屋中去了。随后,就见到他抱出一床被子。他在碎砖烂瓦中还不忘回头:婶,我一定还你一床新被子!

他们小心地把她裹进棉被,抬到车上。车子飞快地往市区开去……

经过抢救,她脱离了危险。事后,她得知他为她献了300毫升血。医生告诉她,如果晚送来一会儿,也许她就没救了。很幸运,没有一个人遇难。

痊愈出院后,她和几个同事去那个市场找过娃娃脸,可连个影子也没见到。岂止不见娃娃脸,那个市场也没人了。问塌房那家女主人,她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至此,寻找娃娃脸成为她的一桩心事,她却始终未能如愿。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第1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娃娃脸车祸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找词语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丽丽? 唐纳森 百合也艳丽
钢铁战士娃娃脸
娃娃脸迎来春天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赵丽颖 这个娃娃脸想演女杀手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