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打得好,孩子差不了

2014-09-18 22:21杨国安
现代家长 2014年9期
关键词:礼物孩子教育

【作者简介】

杨国安,世界杰出华人管理大师之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飞利浦人力资源管理教授、副教务长、CEO学习联盟创办人和执行主任,以及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此前,他曾任宏碁集团的首席人力资源官,负责推动宏碁集团的组织变革和领导力发展工作。目前为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并担任腾讯科技、阿里巴巴等公司的高级顾问。

我和妻子杨郭玉珍女士育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都非常聪明、上进,大女儿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目前在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双学位,并取得美国政府八年全额奖学金。儿子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主修心理学和社会学,还未毕业已经收到旧金山一家人力资源咨询顾问公司的工作邀请。

看到两个孩子如此出色,我和妻子心满意足。华人父母大都非常在乎子女的前途命运,因此不少朋友对我表示羡慕的同时,也希望我能吐露真言,告诉他们养育优秀孩子的秘诀。其实,要想养育出优秀的孩子,我认为父母要为孩子奠定好人生的三块基石。如果这三块基石奠定好了,您的孩子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一块基石:夫妻相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您可能送了很多礼物给他。在那么多的礼物当中,有什么礼物是您觉得很珍贵、很有价值的?这个珍贵的礼物可能是您从异国他乡买来的稀奇玩意儿,可能是祖上传下来的古董,也可能是您经过千挑万选为他选择的一所好学校……这些礼物都非常好,都表达了您对孩子的爱意,但是是否就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呢?

我想,这些都不能算是最好的礼物。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别的,而是您跟太太或者丈夫给孩子一个充满爱意的家。您好好想想,是不是?孩子在什么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孩子每天听到的是父母的吵架声、叫喊声,看到的是父母剑拔弩张、相互仇恨的样子,他怎么可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既然我们都爱孩子,那么就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夫妻相爱,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成长。

有了孩子以后,父母特别是母亲,容易把心思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配偶。要知道,夫妻关系是需要经营的。我和妻子在有了大女儿之后,仍然固定在周二或者周四去吃烛光晚餐,而把大女儿放在朋友家里,让朋友代为照看。而等到朋友要去过二人世界的时候,也会把她的孩子放在我家,让我们代为照顾。刚有了孩子,父母都非常爱孩子,想时刻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等孩子长到一定阶段,他是会独立的,是会离开父母独自去闯世界的。如果到了那一天,孩子离开了你,你该如何处理这个空巢期的夫妻关系?

我听说离婚率有几个时期是最高的:一是婚后两年,那时正是孩子出生后三口之家需要相互适应的时候;二是孩子长大离家时。所以说,夫妻二人经营好婚姻,孩子在家时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让孩子在有爱的地方长大,孩子也容易成为一个阳光开朗的人。等孩子离家后,夫妻俩相互扶持,也能让孩子少操心。

在台北的时候,我和妻子经常参加妈妈会,也经常看教养儿女方面的书籍,有时候听到、看到一些好点子,就会用在孩子们身上。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能得到对方的全力支持。在孩子看来,我们的教育态度基本是一致的、同步的。

有些父母在跟我聊天时说:“我太太不是这样想的,我们俩教育孩子时,喜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知这些家长想过没有,孩子是很聪明的,如果爸爸妈妈的教育态度不一致,孩子一定会找跟他的立场、利益接近的那个结成同盟,然后一起对付另一个。所以,如果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就很容易被孩子利用。如果夫妻教育态度一致的话,这种情况就较少发生。在教育孩子时,夫妻最好能互相支持,统一态度。有机会跟太太一起分享教育经验的时候,我会鼓励太太说出内心的看法,调整教育步伐,和她保持同步。

从前在台湾的时候,我家里很喜欢做这样一个游戏,特别是在暑假的时候。我喜欢带孩子们去诚品书店。在书店里,我挑我的书,孩子们挑他们的书,我说30分钟内大家都不许出声。然后各人抱着各人的书,安静地看,每个人都很享受,我觉得挺好。在这段安静的时光里,孩子们喜欢看书的习惯,就这样慢慢培养起来了,他们到现在也蛮喜欢看书的。

女儿13岁那年,有一天她告诉我学校有音乐会,要求学生穿黑色长裤。我给了她钱,让她放学后自己去买。她回家后告诉我,说她买好了而且还砍了价。我很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教过她买东西怎么砍价。很明显,在不知不觉中,她透过我们的生活言行学会了砍价和节俭,因为我和妻子都不是喜欢享受的人,都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我们买东西的原则就是实用。现在,我的两个孩子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会花钱乱买东西。

我和妻子一直对志愿服务很有热忱。上海开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我们为斯洛文尼亚的运动员做翻译,照顾他们。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我带儿子赶赴四川,一起服务灾区儿童。从2006年起,连续4年暑假,我和儿子都在广西偏远地区的一所少数民族中学里做义工。现在我的大女儿在芝加哥,虽然学医的人很忙,但是她忙中偷闲,在华人街里做义工。

由此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教养儿女非常重要。现在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人、老师等,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教育孩子不能外包,其他人是很难代替父母的角色的。

第二块基石:求知欲强

孩子都喜欢发问,当孩子发问时你应该感到高兴,不要觉得麻烦。如果你有机会去斯坦福大学学习,就会发现在课堂上问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会问问题,甚至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我女儿现在在做医学研究,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出问题,怎么解决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提出问题最重要。天为什么这么蓝?草为什么这么绿?这些都是好问题。但是有些家长听着很烦,呵斥孩子多管闲事,不要问这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这样的家长会压制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妨碍孩子以后的成才和发展。我想,我的两个孩子之所以比同龄孩子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比较有求知欲,而这与我常带他们去图书馆和书店有很大的关系。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学习方法不一样,兴趣天赋不一样。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孩子的独特性,帮助他发现天赋,给他梦想,让他想飞敢飞。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做计划的人,从小到大我都制订十年计划。所以,当孩子11岁的时候,我都要帮助他们对自己以后的十年做个计划。在做计划的时候,我先让他们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当你20岁时,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 要达到你希望的目标,你需要做到什么?

3. 你采取什么方法开始做呢?

然后,我鼓励他们做一个PPT,整理好思路后,再与我分享。

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我女儿的回答是这样的:

1. 20岁的时候,我想进入美国50个最好的大学之一。

2. 要达到希望的目标,我必须在SAT测试中考一个好成绩,平均每个学期GPA成绩都要达到中上才行。

3. 采取什么方法开始?参加英文补习班;花多点时间读书;早点起床复习功课;考试的时候更加仔细、认真。

她的其他十年目标还包括:跟父亲学习时间规划管理能力,取得跆拳道黑带,参加学校乐队演奏长号,跟母亲学习法语。如今她20岁了,她在这之前定下的所有目标都实现了,并有所超越。

父母不可以单单专注孩子的学习,还需要给孩子提供轻松的家庭氛围,花时间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我和妻子常常在家里跟孩子们一起游戏。他们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会跟他们玩猜动物、猜谜语游戏;他们上中学的时候,我们会跟他们一起打乒乓球﹑桥牌或者纸牌等。

直到现在,我们与儿女一起度假时,还经常一起玩桥牌和打乒乓球。这变成了我们和孩子们沟通、联系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第三块基石:价值观正

品格、价值观、信念,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怎么培养呢?我们是这样做的。孩子上小学后,我们家每周都召开家庭会议。我们除了讨论重要决策和分配家务外,每次还会学习一个品格,如专注、热诚、感恩、勤奋等。另外,我们还会玩一个“秘密天使”的游戏。通过抽签,找到自己的服务对象,然后在未来的一周内暗中为他(她)做一件贴心的事,如送他(她)一份小礼物﹑10分钟免费按摩等,然后在下一次的家庭会议中,猜猜谁是自己的秘密天使。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里,父母需要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如孩子在0~5岁时,父母要多管教,让他们学会顺服父母的教导。6岁的时候,孩子开始了独立思考,父母要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要怎么反应,并允许他不断练习和犯错。孩子到了13岁,也就到了青春期,这是让很多父母最头痛的时期。这个时期,父母的耐心指导很重要。等孩子到了20岁,这个时候他们基本上可以独立做主了。此时,我们不需要再指导他,只需要和他建立友谊。此时,施教的方法必须由紧到松,而不是倒过来。假如倒过来,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管理宽松,等孩子大了再想严厉管教,其实就困难重重了。

以上几点,是我们家的一些做法和我的体会,写下来也许会对其他家庭或父母有所帮助和启发。我希望:父母们都能通过好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尽快成才。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礼物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的礼物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