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2014-09-19 20:48高婧茹
北方经贸 2014年7期
关键词:营运能力问题企业

高婧茹

摘要:企业的营运能力是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研究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体系含义、目的、内容做了简单阐述,对目前我国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企业营运能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为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营运能力 ;分析体系;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14-02

企业营运能力是指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资产利用的效率和企业的效益。企业资产的效率是指企业资产在周转过程中的效率以及周转速度。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的资产效益主要指企业的资产占用额和产出额两者之间的比率。在对企业运营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和分析企业的营运效率及效益,并对企业营运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企业的效益。营运能力分析能有效地对企业资产地营运效率进行评价,还可以及时地发现在运营中所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营运能力分析直接影响着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体系。

一、营运能力的含义

所谓营运能力,指的就是企业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可以通过这些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不仅可以对企业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还可以有效的对营运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它也是整个企业中社会生产力的微观体现,也是企业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源、财务资源、技术信息资源以及管理资源等)在环境的约束下的价值目标,并且需要相互之间的作用来推动企业正常运行的能量。从广义上说,营运能力是指在企业的营运工作中,企业的所有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从狭义上来说,所谓的营运能力,就是企业资产在营运过程中的营运效率,并不能直接地体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本质在于占用少的资源,经过短时间的周转,以此来生产出较多的产品,并创造更多的效益,而实现这些的前提就是使企业的营运能力得到提升。由此看来,企业营运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偿债和收益方面的能力,也是整个财务分析的核心,因此,研究企业的营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营运能力在分析过程中的使命

企业运营能力指的就是企业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可以通过这些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不仅可以对企业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还可以有效的对营运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还可以为企业获得收益奠定基础。而企业实施运营能力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一)评价资产在企业中的流动性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取收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企业的经营中流动性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收益性。而企业的收益与流动性、运营能力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资产的流动性随着企业运营能力的加强而提高,企业营运能力越强,资产的流动性越高,企业也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评价资产在企业中的利用率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资产的流动性是企业所运用的手段,它的最主要的动机就是使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得到提升。通过把企业的产出额和企业的占用额进行对比分析,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周转,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纯收入,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找寻正确的方向。

(三)挖掘资产在企业中利用的潜力

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通过企业运营能力分析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对自身的资源使用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尚有多大的潜力,并在经营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来找到解决措施,从而使企业运营能力得到提升。

三、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

在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在对财务进行分析时其比率的种类有很多,如:营业周期、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而这些比率可以对企业资金的周转情况进行直接有效的揭示,也可以更好体现出企业在经济资源管理或者是使用效率方面的情况。企业的周转速度越快,其流动性也就越高,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可以更快的获取利润。

(一)对流动资产周转的情况进行分析

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主要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一是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是企业资本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对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进行反应的指标。它是流动资产的占用额以及流动资产在一段时间内的周转额这二者之间的比率。一般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在一段时间内,这三者之间的存在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并成正比例的关系。通常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而选择周转天数来对流动资产周转率进行表示时,每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决定着周转的速度,所用时间越短,其速度越快。当然,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流动的资产周转是有所差别的。

二是存货周转率。它是指在一定既定的时间内,企业的供货成本和存货的平均余额两者之间的比率。它不仅可以直接的对企业的销售能力进行反映,还可以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进行反映,还可以对企业经营生产环节中的存货运营效率的指标进行综合全面的衡量。在通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对企业带来的效益就越多。存货周转率提高,企业的销货额也随之增加,而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而销售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收益。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存货周转率,由于销售能力的降低,就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存货周转率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对企业的销售能力进行充分的体现,还可以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相关的运用以及管理存货的水平进行衡量。存货周转率还可以对存货的储存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衡量,以此解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问题。而存货的数量不可以过少,这样就会出现生产中断以及销售紧张的情况;也不能储存过多,这样就出现了呆滞、积压的情况。而存货周转率很好的体现了存货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质量合格的情况,只有结构合理才可以更好的对生产和销售过程作出保证。而存货周转率自身存在的重要作用,让它成为了在企业运营能力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财务比率。

三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它是对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进行反映的指标,在一段既定的时间内应收账款余额与收入净额两者之间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有两种表示方式。一种是在一段既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一年)所周转的次数,而另外一种则是周转天数(应收账款账龄)。应收账款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回收速度往往会受到周转次数的影响,其二者成正比例关系,从而来提高企业在工作管理中的效率。

(二)对固定资产周转的情况进行分析

所谓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的平均额与年收入净额两者之间的比率。它很好的对固定资产周转的状况进行了反映,并作为衡量固定资产利用率的重要指标。而固定资产的周转率的不断增高,就表示企业充分的利用了固定资产,与此同时,还可以判断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否合理,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效率。

四、营运能力的分析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营运能力分析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对经营管理进行改善;还有利于对企业财务具有的安全性、资产收益能力以及资本的保全度进行判断,还有利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营运能力对资产管理效果以及资产结构的分析对债权人对信贷进行决策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对企业运营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和分析企业的营运效率及效益,并对企业营运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企业的效益。营运能力分析能有效的对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进行评价,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运营中所出现的问题,但因为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会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且具有较多的分析指标,因此,企业运营能力的分析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重视不够,营运能力分析没有得到很好开展

目前有很多经营决策者对营运能力分析并不十分关心,,即使会计人员作了分析,但经营决策者也几乎不看,只关心企业是否盈利,很多企业在做财务报表分析时,只对盈利指标进行分析,而忽视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此外,由于我国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建设理论发展较晚,很多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只停留在表面上,或者只是做了简单的分析,不能深入分析,可利用价值不大。

(二)指标里财务数据的获得存在着缺陷

营运能力的分析指标中的财务数据往往是通过财产负债表、财务报表附表以及利润表获得的。但是有些指标在分析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表外因素影响,这样就使指标分析质量有所降低。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的过程,公司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季节性因素、一些上市公司在销售产品时运用分期付款的手段以及有的公司采用收取现金的方式进行销售等都可以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以及周转率计算的正确性受到影响。

(三)会计方式的选择以及会计估计产生的影响

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特征以及状况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估计,但选择不同的会计估计以及会计政策对会计核算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以及准确性受到影响。把存货计价方法作为例子,选择不一样的存货计价方式会对销售成本以及期末存货价值的计算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货计价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存货周转率。

除此之外,因为采取公允价值来对收入进行计量,和以往的准则进行比较就使这部分企业确定收入的时间有所推迟,从而就会使当期损益以及权益受到影响。因为对销售收入进行确认在时间以及金额上和以往的准则有着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对比率进行计算时,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都将出现很大的变化。

五、营运能力分析的实际运用

营运能力的分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收益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做可以为企业管理过程带来很大的便利,还有利于完善经营管理;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作出正确的决策。除此之外,对运营能力进行分析还有利于债权人在信贷方面作出决策。营运能力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往往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由于营运能力分析的数据通常情况下都是从财务报表以及资产利润表(负债表)中得到的。但是在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指标分析质量降低,例如对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时,季节原因、付款方式以及存货积压等都会对应收款周转率以及周转的天数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会计在进行选择和报告时所选用的方法也可以直接的对其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会计要严格的遵守会计准则里面所规定的。企业需要按照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政策以及会计估计,而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估计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继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以及准确性。就存货计价方法来说,选择不同的方法所计算出的销售成本以及存货价值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在实际的运用中,也会影响着存货周转率。除此之外,在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收入时,与以往的准则进行对比后发现,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有着很大的出入。这样就会对当期的权益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后,要制定明确的会计准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变化,而有些企业已经习惯了运用原有的准则,所以就会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在计算的过程中,从理论上来讲应收账款应该由赊销而引起的,在计算的过程中就需要运用赊销额来把销售收入进行取代。企业还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从而保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可以更好的生存。

结语

总之,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体系是通过大量的企业相关的指标变量来分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如何正确的对企业运营能力体系进行分析,对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优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多主客观因素带来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已经成为了重点。对于一些外部问题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所不能预料的,但如果是内部问题,就可以找到很多的解决措施。只要企业可以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其营运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升,并可以成功的构建营运体系。因此,营运体系的构建、发展以及顺利的运行直接影响着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况。

参考文献:

[1] 杨棉之.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 苏力.股权融资和稳定股利政策下的可持续增长率模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10).

[3]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4] 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

[责任编辑:高瑞]

猜你喜欢
营运能力问题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ERP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财务报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试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