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师德铸师魂强师能的途径与方法探讨

2014-09-19 21:13杨继杰
北方经贸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德教育

杨继杰

摘要:一所优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于它良好的校风、学风,而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在于一流的师德、师风。高职院校在目前新形势下,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提升科研能力,铸造优秀的师魂。

关键词:教育;师德;师魂;师能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49-01

一所优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于它良好的校风、学风,而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在于一流的师德、师风。高职院校在目前新形势下,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提升科研能力,铸造优秀的师魂。教师应以德立教,以技强校,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的师魂。

我个人认为在目前新形势下,树师德、铸师魂、强师能的途径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办学理念和意识的转变

生源是一所学校的命脉,而生源是来自于学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一所优秀学校的好口碑是来自于一流的校风、学风、师德和师风,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优秀的毕业生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让家长、企业和社会认可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源,才能形成学校的良性循环,打造名校、强校。转变观念和意识,将学校的重点切实落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培育骨干教师,真正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流的名师不但要教学质量强,业务精湛,而且更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人品,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学校将走向良性循环。

二、师德师风评比常态化

学校应不断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让真正优秀的教师凸显出来,让学生真正喜爱的教师成为主流,引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用一支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队伍净化学校风气,提升校风、学风。为了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应将师德师风评比常态化,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渠道设计有效的评比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能流于形式,更注重实效性,才能起到真正榜样力量。

三、教师要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的信念

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站在那三尺讲台演绎自己的人生,学生就是教师的生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从选择上这一职业开始,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就应立足于教育,服务于教育,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就应该始终以“忠诚教育”为准则,心许讲台,情系教育,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就应该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为外物所动的坚定与气概。师者,德为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在学生中树起丰碑,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是社会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忠诚教育必须履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江河湖海。”众多优秀教师成功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之一,就是掌握丰富的先进教学理念。他们讲求教育艺术,坚持“文道统一”。作为教师,教学是本职工作,但不应成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寓德于教,精通业务,富有开创性,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在“传道”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注重每个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把传统教学的优点和现代教学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寓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中,精心设计,合理运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专业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通过社会上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来大幅度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到企业中真正实践,切实提高实际专业动手操作能力。学有所用,教有所用。

五、塑造高尚人格,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许多卓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回忆起自己成长的经历,经常提到的就是老师的启蒙作用。教师的一句话能让人受益终身,也可能影响一代人。教师要想让学生树立起正确而远大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自身应有高尚的人格,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学生往往从教师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自身的人格。树人先树己,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思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育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种精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内涵,只有用强大爱心和丰富的专业技能铸造的人格魅力才能树立起学生心目中不变的师魂。

参考文献:

[1] 毛东生,刘志凤.师德、师风永铸师魂—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探略[J].沧桑,2008(2).

[2] 刘潇.加强职教教师的职业道德 提升职教队伍素质[J].北方经贸,2013(6).

[责任编辑:胡冰]

猜你喜欢
师德教育
致良知与师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闾彬:师德建设应实现“四化”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