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衣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4-09-24 07:54刘宏秋高双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纹枯病秧苗经济效益

刘宏秋,高双红

(1.祁东县种子管理局,湖南 祁东 421600;2.衡阳市农业局,湖南 衡阳 421000)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加上水稻种植成本日渐增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低,造成大量农田没人耕种,甚至抛荒[1-3]。而且生产上因农药多、乱、杂,且操作繁琐、作业质量差,往往旧的病害没防治好,新的病害又不断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范围逐渐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祁东县已成重灾区,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4-6]。

水稻包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缓释剂等成分添加一定量的辅助剂加工精制而成。我国的种子包衣剂在“九五”期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之后的应用却呈现出下降态势[5-7]。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一药剂,于2013年5~10月以4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水稻种子包衣剂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的秧苗素质、抗病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祁东县使用的种子包衣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在祁东县风石堰镇紫冲村进行,稻田土壤为红黄泥土,肥力中等,水利条件良好,面积733.7 m2。供试品种为内香优2128(四川昌源种业有限公司)。供试的种子包衣剂分别由安徽省合肥丰乐农化厂(A)、北京农业大学(B)、江苏华农种衣剂有限公司(C)和湖南宏力农业科技公司(D)提供。

1.2 试验方法及考察项目

试验设5个处理,4种种子包衣剂分别设1个处理,另设1个对照(CK,不使用种子包衣剂),每个处理3次重复。育秧时在秧田中选择肥力均匀的连续15小块,用田埂隔开,每块秧田面积为10 m2,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秧苗移裁时,将该田块分成大小相等的15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7m2,各小区也按随机区组排列。水稻于5月25日播种,6月25日移栽,10月11日收割。各小区的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裁培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6月23日考察秧苗素质;7月26日对恶苗病、纹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水稻成熟后,每小区取3个点,每个点1 m2,测定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使用种子包衣剂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与对照相比,使用了种子包衣剂的水稻成苗率可提高6.3%~10.1%;秧苗可增高2.2~5.0 cm,茎宽可增加0.07~0.15cm,叶宽可增加0.06~0.17 cm,分蘗数可增加0.7~1.2个,总根数可增加5~9条,白根数可增加2.0~3.8条。试验所用的4种包衣剂中,以安徽省合肥丰乐农化厂的效果最为突出,其次是北京农业大学的,湖南宏力农业科技公司的种子包衣剂效果稍差。

表1 各处理秧苗素质考查表Table 1 The seedling quality of various treatments

2.2 种子包衣剂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种子包衣剂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病性能。和对照相比,使用了种子包衣剂的处理,水稻的恶苗病和纹枯病发病株率分别降低了0.46~0.48和4.0~5.0个百分点。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祁东县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已发展成为该县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使用种子包衣剂后,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株率降低了2.7~3.2个百分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剂对恶苗病、纹枯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显著(F=68.0,F0.01=17.0),其中以合肥丰乐农化厂的种子包衣剂效果最明显,防效高达95.2%。

表2 不同处理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Table 2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various treatments

2.3 种子包衣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种子包衣剂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处理A~D分别比对照增产12.2%、11.0%、8.5%和10.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D增产效果显著(F=74.0,F0.01=18.0),但处理A~D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表3 各处理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比较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yields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tween various treatments

2.4 种子包衣剂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中还可看出,扣除种子包衣剂的成本(150元/hm2),增产的稻谷按2.5元/kg计算,处理A~D的收益比对照分别增加2 351.25、2 101.20、1 600.95和1 975.95元/hm2,投产比分别为1︰15.7、1︰14.0、1︰10.7和1︰13.1。由此可见,使用种子包衣剂拌种还可提高经济效益。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中使用种子包衣剂拌种能明显提高水稻成苗率,提升水稻秧苗素质,培育壮秧;增强水稻抗病能力,降低水稻恶苗病、纹枯病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增加水稻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应继续推广使用。目前,全国水稻种子包衣剂的应用面积尚不足水稻种植面积的5%,因此其应用前景广阔,对降低稻谷农药残留、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巨大作用。

[1]邓 松.中国种子包衣剂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07,(2):16-18.

[2]王冬艳.旱育保姆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9-21.

[3]刘红丽.水稻种子包衣剂试验[J].种子科技,1998,(3):13-14.

[4]王丹英,应云卉.水稻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稻米,2012,(9):20-21.

[5]肖国超,徐庆国.种衣剂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综述[J].作物研究,2006,(9):30-31.

[6]熊海蓉.种子包衣肥理化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18-19.

[7]王少先,彭克勤,萧浪涛,等.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研究进展[J].种子,2002,(5):32-35.

猜你喜欢
纹枯病秧苗经济效益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农民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