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

2014-09-24 05:42张倩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

张倩

摘要: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在某一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城市一经形成,就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本文对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归纳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探求其演变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城市形态;空间形态演变;鄂尔多斯

中图分类号:B834.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者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城市形态可分为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主要是指用地形态、空间形态以及居住、街道、中心区等物质要素形态;隐性形态则是指文化传统、民俗等非物质要素形态。城市空间形态,也就是城市的显性形态是某一时间内城市实体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鄂尔多斯中心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

1.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回顾

鄂尔多斯地处我国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稀疏,属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同时又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属于能源型地区。结构性环境污染比较突出,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加快,给鄂尔多斯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鄂尔多斯市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市之本,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的“十五”发展目标。这是中国开创林业生态建设新时代以来赋予鄂尔多斯在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林业生态建设的新使命。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开展与实施,以及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奠定了鄂尔多斯国家级能源基地的重要地位,同时在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合作日加增强,使得鄂尔多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鄂尔多斯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重要转型时期。同时自2001年以来的撤地设市,更给鄂尔多斯区域发展带来管理体制创新的尝试,随着城市发展,区域城镇化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一切都迫切要求鄂尔多斯区域进入新一轮立足长远的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设计。然而,为了适应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解决区域空间发展问题,在未来十五年内的新一轮鄂尔多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运用好城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把鄂尔多斯能否构建成为西部生态文明城市则更是全市几百万人民的共同夙愿。

2.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

2.1 圈层式空间扩展期

鄂尔多斯主城区东胜区从建设初期城市空间形态总体上呈现以东西向为主,向四周蔓延式圈层扩展的态势。至90年代,以形成完整的东胜主城区,并开发了铁西新区。

2.2 跳跃式空间扩展期

2001年撤盟建市,市区设东胜区、铁西区,规划了建设康巴什新区。城市空间形态由原来的圈层式扩散为组团式,呈现大幅度向外跳跃的态势,形成“一城两区”的形态格局。

2009年的城市规划将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再次定义为“一主两副十五镇,四条优化发展走廊”。其中“一主”东胜片区和康阿片区构成的鄂尔多斯中心城区。“两幅”是指树林召和薛家湾两个副中心城区。通过大力发展主城区、副中心城区、重点镇等,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再次产生新的变化,形成“一城多镇”的形态格局。

2.3 辐射式空间扩展

城市形态结构上的变化,拉大了城市空间框架。跳出老城区的用地发展策略加快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推动了“一城”与“多镇”的迅速对接。

图为:鄂尔多斯规划图

2005年以后,鄂尔多斯城区用地扩张的速度加快。受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业、文化产业、物流产业需求,城区用地开始辐射式向外扩散,东胜区向南扩散,形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石化物流组团,向西扩散,形成罕台组团,康阿片区向东扩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向南扩散,形成阿康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等。以各类组团形式为主的辐射扩展成为鄂尔多斯城区扩展的重要方式,伴随着建设用地的外延拓展,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老城区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出,城市用地布局得以优化,中心区的商贸服务功能迅速增强。

3.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可循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城市教头、城市规划及政策调整等。通过对鄂尔多斯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1城市环境因素

在城市生长过程中,城市的伸展轴会发生变化,即延伸、出现负伸展轴、出现新的主伸展轴。城市对外交通的变化,外围市区的强化及区域联系的变化等都会改变城市的发展方向。过境交通之所以能引发城市地域的扩展,根本原因在于它改变了城市土地的区位优势度,加大了城市与腹地及其他区域的联系,缩短了他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苏静)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物质要素的所属区域的积淀,区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因素则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直接表达,鄂尔多斯市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地域广阔,故呈现为区域发展趋势。周边区域发展的程度也是拉扯城市边缘区域的主要动力,现今北部包头市及东北部呼和浩特市对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有这重要意义。从更大空间范围来看,呼包鄂三市同时扩展城市空间,并加强互相之间的联系,使得三市从空间时间角度更加贴近。

3.2社会因素

3.2.1政治与总体规划

在城市管理中,城市发展政策、法令及城市总体规划都是使城市健康发展的手段,这些手段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抑制城市形态的演变。

土地公有制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极为有利的条件,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体意图可以得到完整全面的贯彻执行。但是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缺乏公众参与性的弊端存在,难免出现政府领导班子过分看重任期内的政绩的产生,过分从城市土地开发中要经济效益,从而忽视城市规划的长期发展的合理性。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中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城市空间的扩展虽然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过分好大喜功的发展方式对长期健康发展必然会产生不良结果。

此外,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干预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合理的调配资源,首先要长期的满足亨氏的在不同时间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领带就是要满足城市全方面发展在各个领域上的协调发展。在调整和制止不合理的城市形态发展方面是机器有效的。

3.2.2区划调整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中提规划也会不断进行调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量变向质变转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划需要进行重新部署,城市中的各功能结构关系也会重新调整,城市元素通过这一整合过程,形成新的空间形态模式,也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从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鄂尔多斯市的近期区划调整,最为明确的就是讲城市公共核心空间由原来的东胜区转移至新建成的康巴什新区,包括政府和相关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这样使得城市公共和兴与商业核心脱离,成为一个独立功能区,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公共简述使用要求,避免干扰。这一区划的调整,使得鄂尔多斯市原有的核心区域城市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各个功能区的空间形态更加完整统一。

3.3经济因素

经济活动作为城市最频繁,能动性最强的生命运动,是城市主要活力之一,当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起着最具活力的推动作用。

鄂尔多斯市的经济主要依靠能源产业,近几年,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多方位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一大批产业蓬勃发展,大力拉动了鄂尔多斯的各类经济发展,使鄂尔多斯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内蒙古自治区内保持领先。大力发展的各类产业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形成了围绕中心片区的各类产业园区组团,使鄂尔多斯的空间形态呈辐射式向外扩展。

3.4文化因素

城市空间形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城市空间形态都是在文化的长期积淀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城市文化必然会在其城市空间形态中体现出来。

鄂尔多斯紫果多居住蒙古部落,现今城市中蒙古族仍占很大比例,城市各城区专门设有蒙古族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蒙元文化是鄂尔多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的城市主题规划中,充分体现了蒙元文化的特色。城市中心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味主题进行规划,城市中心区广场、建筑都流露出浓郁的草原气息。鄂尔多斯大剧院为蒙古族男女头饰的缩影,国际会展中心的天穹仿照蒙古包的设计等等。鄂尔多斯婚礼以其独特的魅力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发扬这一文化,康巴什新区建设35公顷的鄂尔多斯婚庆文化园。浓厚的蒙元文化影响着鄂尔多斯的城市空间形态也展现着鄂尔多斯的魅力。

图为:鄂尔多斯大剧院 图为: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

4.结语

通过对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回顾,归纳其演进史为蔓延发展、跳跃发展、辐射发展三个过程,亦是突变和整合的交替过程。城市旧有形态在外力作用下,在新的城市功能和由此引发的新的功能要素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新的形态。突变之后是一段时期的整合,新的空间形态秩序在尝试和协调中逐步建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到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城市与其腹地联系的便捷程度,交通组织和工业区的合理分布,以及关系到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文对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规律与影响因素作一初探,以期能对未来鄂尔多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划引导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鄂尔多斯市规划局,2009.

[2] 苏静. 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23(2):112-116.

[3] 周霞. 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26-139.

[4] 顾朝林. 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1-32.

[5] 宛素春. 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6.

[6] 易晖.我国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城市问题, 2000,98(6):2-4.

[7] 殷洁,张京祥.基于制度转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初探 [J].人文地理,2005,83(3):59-62.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区块水平井施工难点与对策
浅谈鄂尔多斯黑慕日的历史渊源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三年阵痛,鄂尔多斯今如何
“危机”鄂尔多斯
用开放促发展
人人创业方能天天向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鄂尔多斯式“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