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媒体和数字云技术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创新服务方式研究

2014-09-25 08:01严轩
卷宗 2014年8期
关键词:云技术数字阅读创新服务

严轩

摘 要:研究公共电子阅览室新的实现形态,为提升公共电子阅览室在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的服务能力做出指引。通过将云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多媒体技术整合应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平台,通过转变传统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环境,尝试建设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便捷和实用的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促进数字阅读的普及。

关键词:全媒体;云技术;公共电子阅览室;创新服务;数字阅读

公共电子阅览室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产物,随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而进一步发展,主要依托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设立,向群众提供免费的信息浏览、查询等服务。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数字电视、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服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培养起群众利用不同途径和载体,搜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以上趋势的发展,必然对传统公共电子阅览室传统、单一的服务带来冲击,急需服务创新来吸引群众,以适应群众的数字文化需求。

1 研究背景及群众需求

1.1 国内外网络服务及公共电子阅览室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起源于英、美发达国家,它们对网络的使用要远早于我们,1969年,ARPNET的建成标志着网络的诞生,而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教育科研网(NCFC)与美国NCFnet直接联网的那一天起,中国才开始被国际承认有网际网络。

1.2 新技术应用对于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发展将是“十二五”期间推动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中,作为推广数字阅读的重要手段,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1.3 重庆主城区公共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工作开展现状

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重庆主城区各级公共图书馆、基层文化站,都完善了机房及电子阅览室的设备配置,形成了规范的三级服务网络。

在软件配置方面,各馆目前均配有电子阅览室管理软件,能实现基本的读者上机管理、数据统计等。但各馆的电子阅览室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资源共享、推送、信息监控等功能。

可以看出,探索新技术,应用到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中,提升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阅读服务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基于全媒体和数字云技术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创新服务体系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研究公共电子阅览室新的实现形态,为提升公共电子阅览室在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的服务能力做出指引。通过将云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多媒体技术整合应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平台,通过转变传统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环境,尝试建设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便捷和实用的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促进数字阅读的普及。

2.2 意义和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庭上网、个人移动终端数字阅读及信息查询服务等日益普及,私营网吧较为丰富和自由的视听资源更加吸引大众,这些都对公共电子阅览室造成了冲击,如果不转变服务理念,不在空间环境、服务手段、资源供给等方面革新,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作用会逐渐被弱化。

2.3 预期贡献

应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新技术,以“云”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为基础,打造公共电子阅览室资源推送、上网行为规范的管理服务平台;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学校等公益性电子阅览室为依托,整合现有的客户端硬件设施,加强彼此间的联系,部署公共电子阅览室信息与资源管理应用软件,构建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平台,实现全网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综合信息管理、资源共享与发布、需求收集与上报、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用户上网行为导向与规范、数字阅读推送等能力。

3 基于全媒体和数字云技术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创新服务方式研究方案

3.1 具体思路

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依据,对传统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进行革新,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文化需求。

3.2 技术路线

在技术实现上,本文中提到的技术均为成熟技术,有在其他领域、行业应用的案例。比如“云”技术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和合理使用、数字图书馆跨库检索和单点登录在多商业数据库中的应用。

在资源供给上,依靠图书馆、文化馆、等单位资源的优势,整合数字资源,提升其易用性,以导航的方式向群众提供免费使用。

3.3 技术实现要点

如何实现后端“云”服务平台并将机房现有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整合进来;

如何实现后端数字资源,包括商业数据库、自建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如跨库检索、单点登录、实名认证等;

3.4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可行性分析

欧美为代表的国家上网普及率高、网络条件较发达,但对于“云”技术的应用、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整合和有效管理方面,还没有比较突出的案例,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家庭上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网民人数激增,对通过网吧或公共电子阅览室上网的依赖逐渐减弱,公共电子阅览室也越来越难以对公众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和导向,大量优势数字资源难以普及应用。如何转变思路,革新服务手段,整合软硬件资源开展规范服务,实现新形态公共电子阅览室,是国内外均面临的问题。

本文提到需要应用的技术均为成熟技术,尽可能降低新技术应用失败的风险,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硬件配置方面,尽可能同“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相结合,采取增补配置的方式,节约硬件投入。

公共电子阅览室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给群众使用网络、查阅资料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私营网吧较为丰富和自由的视听资源更加吸引大众,这些都对公共电子阅览室造成了冲击。公共电子阅览室本身落后的服务方式、单一的服务手段也制约了本身丰富数字资源的对外输出,不利于数字阅读的普及。随着家庭和移动终端上网用户的日益增多,传统公共电子阅览室需要从根本上对群众的需求进行分析、调查研究,根据需求,对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技术实现、资源供给、服务模式、空间环境以及管理机制进行革新和提升,以适应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文化需求,对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发展起到促进、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云玲 刘景会 谈公共电子阅览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图书馆研究 Library Research 2013年02期

[2]李东来 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思考 图书馆建设 Library Development 2012年01期

[3]旗芳 浅谈新形势下数字图书馆发展模式的探讨 商场现代化 Market Modernization 2005年18期

[4]比特海 数字阅读剑指何方中国计算机用户 China Computer Users 2007年29期

[5]史承业 阅读危机与图书馆的责任全国新书目 National New Books Information 2007年22期

[6]赵海燕 陈天伦 图书馆多媒体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解析数字与缩微影像 Digital & Micrographic Imaging 2006年01期

猜你喜欢
云技术数字阅读创新服务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云技术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