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

2014-09-25 23:02蒋骁虓
卷宗 2014年8期
关键词:执行公共政策问题

蒋骁虓

摘 要:公共政策对于国家发展和稳定、及时解决公共问题和顺利开展公共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其执行落实程度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上海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推进,以政策的的有效执行来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问题;对策

1 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一般来说,公共政策执行指的是被政策被相关部门合法化后,政府执行机关通过成立一定的组织机构,运用已有的政治资源,通过政策解释、政策宣传、政策实施、政策协调与政策监控等不同环节,将观念形态上的政策转化为落到现实生活中的设计措施,从而实现政策制定者的预期目标。公共政策执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政策执行目标具有明确性。政策目标应明确、具体、可行,才能有效指导政府部门的行为,这是政策设计和制定的基础,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和评判标准。其次,政策执行对象和范围具有限定性。国家出台的任何政策都是以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对象为内容的,限定调整对象和时空范围,能更好地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再次,政策执行过程具有动态性。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无论政策设计方案如何科学合理,但其都无法与复杂多变的客观生活完全相符合。最后,政策执行影响具有广泛性。政策是是国家有意识调节社会系统的工具,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将产生广泛影响。

2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就是公共政策失控,它存在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只是程度有别。公共政策失控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由于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执行机关存在利益冲突时,政策执行机关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与上级政策表面一致而实际上却背道而驰的执行措施,阻碍公共政策的真正落实。第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扩大化。政策执行机关在执行过程中擅自扩大政策范围和调控对象,使得执行情况更为复杂,在政治实际执行中与政策目标各行其是,谋取自身不正当利益。第三,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政策执行机关对政策进行选择性执行,过滤政策,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妨碍目标实现和整体功能的发挥。第四,阳奉阴违、象征性执行。表面上遵从政策目标,但在人员、资金、组织等方面却不加落实,违反了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第五,虎头蛇尾、敷衍了事。政策执行机关在政策执行初始阶段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段时间后就延宕推拖,只做表面应付却并不落实,使政策变成一纸空文。第六,机械式照搬执行。这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对上级政策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照搬照抄,缺乏灵活性,是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到实际,且当不能解决问题时,将责任归咎与政策本身。

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策执行主体原因是影响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实生活中,政策执行主体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官本位思想严重,对政策执行生搬硬套,缺乏创新的现象较为常见,行政人员对新情况和市场规律把握不准、缺乏管理知识,对政策理解存在偏颇,民主科学意识缺乏,在政策的宣传解释容易出现问题,难以制定科学有效的执行方案,政策执行过程中协调沟通资源的能力不足。不同阶层对同一政策的态度受利益驱使是存在差别的,如果政策威胁到执行主体利益,其将抵制或规避这一政策。第二,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也是影响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所谓政策目标群体就是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必须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争取政策执行得到群众的积极配合。第三,政策本身也是影响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公共政策的复杂性和本身质量受到多方面影响,如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明晰性、政策的稳定性。第四,政策执行环境也是影响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等。

3 提高我国公共政策執行的对策

3.1 提高执行主体素质

政策执行要不断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政治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修养、政策执行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确保政策的正确执行。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理论水平,培养良好的自律精神,坚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密切联系群众。在政策执行中要自觉规范执行行为,自觉抵制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和腐败保护主义,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讲求实效,不搞形象工程,树立明确的整体观念、纪律观念和法治观念。强化自身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地跟踪评估,实时监督。

3.2 公共政策本身应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

公共政策要被很多地落实,要求其本身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切实提高政策质量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政策质量,使得政策自身具备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政策执行配套措施,努力营造政策执行良好环境,促进政策在现实中的贯彻落实。注意政策体系的整体性和制约性,制定政策过程中要全盘考虑问题,认真分析政策的功能和实施条件。

3.3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一方面要营造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平等协商的政策环境,完善政策执行和评估指标,将政策纳入法律的轨道,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以推进政策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政策的组织环境,强化人财物等资源投入,为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保障。特别是要加大无形资源投入来创造政策的文化社会环境,推动社会良性互动,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执行的有效性。

3.4 消除体制弊端,健全政策执行保障机制

强化监督控制机制是推进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应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立体的填密的监督网络,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健全政策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规范权力配置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提升中央对公共政策的控制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政府形象,强化政治社会化机制,加强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整合利益协调机制,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全方位确保政策执行。

4 结语

我国快速发展好的思路和政策都非常多,但是如何将这些思路和政策落实到实际还需要打下力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以踏实苦干的作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政策服务于民众,改进机关作风,建立清廉政府,提高民众参与意识,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刘星.浅析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与代价的不均衡分布[J].探索,2010(2).

[2]宁国良.论公共政策执行机制问题[J].求索,2012(6).

[3]王涛.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领导干部论坛,2013(4).

[4]庄国波.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理论探索,2012(6).

猜你喜欢
执行公共政策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