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简·索德克和他作品中的悖论

2014-09-25 02:16沈洁
卷宗 2014年8期
关键词:悖论摄影

沈洁

摘 要:简·索德克是捷克著名摄影家,对捷克当代摄影和世界后现代摄影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就和他本人一样,充满了矛盾和悖论。本文试图梳理索德克作品中的这一特征,探究索德克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索德克;摄影;悖论

继2013年首次在北京举办大型摄影展之后,捷克摄影大师简·索德克(Jan Saudek)似乎对中国产生了无穷的兴趣。今年春天,他再次在上海举办了摄影作品展。摄影展上的索德克依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言语之间率直而不失幽默,让人很难相信,他已经是79岁的老人了。1935年,简·索德克生于布拉格一个普通的犹太银行职员家庭。二战期间,索德克一家因为犹太人身份遭到灭顶之灾,除他和孪生兄弟侥幸存活以外,其它亲属全部死于纳粹集中营。战争结束后,索德克在工厂工作维持生活。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策划的“人类一家”摄影展的作品集,这些作品深深影响了索德克的人生选择,使他坚定了用摄影来表达自己生命体验和人生理想的藝术道路。从50年代初,索德克开始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摄影创作。七十年代的地下室系列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但他作品里毫不掩饰的奇异审美和色情倾向也一直是艺术界争议的焦点。大力推荐索德克作品的布拉格艺术和工艺美术博物馆摄影部前主任安娜·法洛娃在欣赏他的艺术造诣和创造力的同时,就曾直言不喜欢他作品中那种低俗的风格和娇柔造作的多愁善感。

捷克和荷兰、匈牙利、瑞士一样,有非常深厚的摄影传统。简·索德克是捷克摄影三大师之一,但是他的作品与传统的捷克摄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几乎没有丝毫贴近性。和深具世界影响力的约瑟夫·索德克、约瑟夫·寇德卡比起来,简·索德克作品中更大胆、叛逆,他所代表的后现代、新概念显然更符合当今年轻人的胃口。从来都在外国媒体面前侃侃而谈的索德克却不喜欢出国,也不喜欢参加摄影开幕展,哪怕是自己的展览,停留一般也不超过24小时。从这些细节里,我们似乎就能看出某些端倪,简·索德克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悖论。

悖论一:捷克与非捷克。上个世纪,捷克经历了无数重要的历史时刻,索德克正是亲历者,但在他的作品里,几乎完全看不出现实影响的痕迹。他的作品里,捷克的历史和当下,只是一抹微弱的背景。他一生敬重爱德华·斯泰肯,非常喜欢罗伯特·卡帕、沃纳·比肖夫、玛格丽特·伯克-怀特和尤金·史密斯的作品,但在主题选择上,他却对精神导师们坚持的现实主义传统毫不相干。约瑟夫·索德克因为纳粹占领而躲进了地下室,而简·索德克躲进地下室的原因就显得有些可笑了——他是因为前妻拿走了大部分财产才不而已为之。2006年,简·索德克获得捷克最高奖项——波希米亚亚米契斯艺术家奖,和卡夫卡、昆德拉一样成为捷克的骄傲,但他对人们总是把他和卡夫卡、昆德拉相提并论丝毫不感兴趣。他和捷克现实的关系既滑稽又荒唐——因为西化的个人生活和作品的色情倾向,他的作品遭禁长达20年,他本人也一直是布拉格警察调查和关注的对象。尽管如此,索德克一直住在捷克,拒绝移民。在他眼里,捷克是最漂亮的地方,以身为捷克人为荣。

悖论二:生与死。简·索德克出生于1935年,纳粹时期几乎全家死于集中营的经历是索德克身上抹不掉的标签,但和同样沉迷于童年濒死体验的乔·彼得·威金不同的是,索德克作品里很少体现出那种对于死亡神秘宗教仪式的沉溺,他更关注的是人和人之间那种奇特的、隐性的联系,更关注生命的短促,甚至对于自己创作力和怀疑都远远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在就像他自己说的,只要还活着,他就要装作生命又长又甜。1966年在拍摄他的名作《生活》里,他用自己代替了原先准备用的举重模特,因为拍摄时发现,健壮的举重运动员完全不能体会初为人父的喜悦混杂着不安的那种复杂情绪,比起健硕的肌肉所展示出的力量,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更能打动人心。相比起对死的恐惧,索德克作品里更关注的是时光流逝的感怀,在《维洛尼卡的十年》里,索德克用三张照片显示了十年的时光在模特的脸庞和身体上留下清晰的痕迹,连背景中斑驳的墙壁也纪录了下来。在静物组照《花的故事II》中,他拍摄了六张照片,分别表现花的萌芽、盛放、枯萎到凋零的过程,最后一张照片,只有一张鲜花盛开的照片放在那里,表现了对永恒这一概念的某种向往之情。

悖论三:男与女,美与丑。索德克作品中最奇特的是他对与美与丑的重新定义,评论家们认为,他对于审丑的意识的再发掘有重要意义,不过索德克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女性有时慈祥有时颓废,她们是无辜、神秘与强有力的,有着诱发情感的强大生命力与变幻莫测的美, 而男性则单调、软弱,缺乏表现力。但是索德克的美丑观与世俗观念完全背道而驰。他喜欢身材肥硕的女性模特,着力表现她们过度肥胖的身体,膨胀下垂的乳房,皱起的腹部,肥大的臀部和过度粗壮的腿。男性在他的镜头下,或者强壮或者瘦弱,但都在正常范围内。索德克用强烈的镜头张力来暗示原始的欲望和性行为,在他看来,虚无的、似懂非懂的照片一无是处,美就是真实有力量的,强悍的甚至扭曲的,具有掠夺性、侵略性,甚至是惊世骇俗的,能与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最深的恐惧直接对话。所以他乐于用体型夸张的女模特来表现他梦想的世界,迷恋于在那些肥硕的身体里寻找表现的可能性,展示他们彼此间细微的差别,用丑陋臃肿的身体和赤裸裸的身体语言来面对普通人生命中所有肮脏的念头,将之视为美和毫不避讳的诚实。现实世界的衡量标准,与他毫不相关。索德克用体型奇特的女模特,在墙皮剥落、布满了霉斑的地下室,用几件简单的道具,营造出一种苦涩、哀伤又疯狂的舞台氛围,他则是这个地下王国的无冕之王,用充满侵略性的方式,指挥模特们按他的方式,表现他心目中的美与丑,展示他所想要的悲欢离合,孕育与死亡,把纷扰的尘世完全挡在了镜头之外。

悖论四:现代与非现代。熟悉索德克的人都知道有所谓“索德克时间”的说法,即向后推100年——比如今年是2014年,索德克时间则为1914年。这原本是他为应付布拉格警察审查使用的方法,也成为他作品的标志之一。这其中也隐隐地传达出他对当下的一种奇异的悖论。从作品传达的意识上来看,他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在他开始大胆放诞的后现代摄影之时,世界摄影还沉迷于新纪实摄影和街拍,捷克摄影还都遵从在纪实摄影的传统。但在形式上,他又是非常传统的,用老式相机、手工上色,自己洗印照片,痴迷于摄影与绘画的结合。在几乎摄影师都追求高科技手段帮助,习惯使用网络交流创作心得,熟练地用Photoshop等软件对图片进行修饰的今天,索德克依然固执地抗拒电脑技术,认定所有的高科技手段都是“纯粹的谎言”。也许有些人认为他已经老了,跟不上形式了,但从作品来看,他的原创力依然惊人,创作理念上丝毫显示不出任何衰退和过时的迹象。

也许,成为伟大艺术家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各种悖论之间。时年79岁的简·索德克依然坚持着自己手工作坊式的拍照方式,从不在互联网或者报纸广告上找模特,创作着那些充满原创魅力的、让世界惊异的作品,引领着观众欣赏他怪异的世界观与审美趣味。

猜你喜欢
悖论摄影
罗素悖论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海岛悖论
真与说谎者悖论
“帽子悖论”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