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4-09-26 17:26周国平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构建策略高效课堂

周国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中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师生互动交流中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和平台。教师要以“高效”这个点为中心,改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切实通过数学这一学科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实现高效课堂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高效课堂的实现标准,即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固有的模式,进行创新,用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打造一个互动、高效的学习课堂。

一、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现阶段,数学课堂上的“低效”现象普遍存在。究其根源在于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没有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应该是课堂上的主体,但在大多数课堂都没有体现出这一特点。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上课的时候照着书本给学生上课,很少讲课本以外的内容,上课也总是用传统的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

(2)学生的讨论

目前,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模式过于简单化。讨论是一种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过程,是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的一种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使得学生的讨论变得无组织、无纪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规定的讨论,很多时候都过于形式化,教师并没有系统分析要讨论的问题以及讨论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样的讨论是名不副实的,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又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搬出来,而不是通过讨论让学生去开拓自己的思路。

(3)教师的备课

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是泛泛地按照传统的方法去准备,并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在备课时深入了解班级的构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态度以及对于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是否有能力去消化吸收,等等。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重点准备学生相对感兴趣的方法,遇到困难的问题和新知识要多准备几套教学方案,方便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2.“学”的问题

(1)缺乏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主动,不愿意积极探索、了解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导致学习一直处于消极的状态。很多学生对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予理会,不积极融入课堂,缺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积极复习,导致课堂的学习效率微乎其微,既不能和原来的知识产生联系,又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一节课下来,几乎学不了多少知识。

(2)学习氛围不和谐

学习生活中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和教师关系不好,和其他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沟通,他们既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就更谈不上好的学习方法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这些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3)学习规划不合理

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自己也没有合理的定位,这样制定出的不切实际的学习目标很难达到。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一定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环境

每个学生都喜欢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才能够轻松应对,才能缓解压力,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1)师生平等和谐

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学生才能拥有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这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还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使学生自愿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2)赋予学生话语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当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时教师应鼓励其在同学面前提出来,而不是自己思考。教师应该正确地对待学生在积极发言中出现的错误,当学生和教师意见不统一时,教师应当给予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错误。学生只有对知识点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更有底气地讨论、发言。学生只有有了话语权,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良好的授课态度

微笑是人最美好的表情,教师经常对学生微笑,会在学生单纯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学生也会以微笑来回报教师。学生有了愉快的心情,对学习也就有了兴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相反,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面无表情,或者为了管理课堂秩序而故意板着脸,就会让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影响学习效率。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各个角度出发探寻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1)提问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该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有问题想问、有知识想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要把问题提到点子上,从教材出发,深入发掘教材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将教师的思想和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相结合,碰撞出最佳的切合点。教师还应该在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在积极参与和努力思考中,学生学到了文化知识,真正变成知识的主人。

(2)合作法

例如,一个班级有30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小组内部有了一个统一的观点后,小组之间再进行探讨和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分小组教学的好处有很多,教师可以在分组时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学生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发现其他学生的优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会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合作精神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应积极将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运用到课堂中去。

(3)作业法

学生的家庭作业在整个学习环节中起到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作用。课堂教学过后,教师都会通过布置作业来强化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学生只有掌握了已经学习的知识之后,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达到连贯的效果。很多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形式都比较单一,采用的是题海战术,但大量形式单一的作业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更多地关注作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多种形式来布置作业,真正地发挥作业的作用,使学生做到学有所用。

总之,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的教学目标。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目标和追求。只要教师能够理性地思考,正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能真正改进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志燕.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有效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2]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张力琼.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构建策略高效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