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 “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2014-09-27 17:17张铮余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观念师生翻转课堂

张铮+余静

● “翻转课堂”的研究积淀

1.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教学最早源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的尝试。翻转教学的起因是一些学生由于参加活动耽误了上课,教师使用PowerPoint的抓屏功能录制课程,然后公布到网上供学生学习。“翻转课堂”之所以获得成功,得益于他们一直采用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变了单纯的教师面授。而课堂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2.国外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从2007年开始在美国一些学校流行,但直到2011年才有了如火如荼之势,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及其教学实践。萨尔曼·可汗为了给住在异地的侄女辅导数学课程,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供侄女自学,在无意中这些视频被更多的人看到,从而帮助世界各地的人解决了数学学习问题。以此为契机,萨尔曼·可汗建立了非营利的“可汗学院”,将其教学视频放在该网站上供人们学习使用。2011年,特殊形态的“可汗学院”和它所代表的“翻转课堂”迅速蹿红美国并影响全球,比尔·盖茨称其为“一场革命的开始”。

在美国,翻转课堂以实践推动理论研究的态势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翻转课堂实践的典型案例,除了林地高中开创性的实践外,得克萨斯州的高低村小学、明尼苏达州斯蒂尔沃特市石桥小学、密歇根州的东大急流城高中等,都以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了翻转课堂的精彩。

3.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反转课堂”等为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49篇相关论文。从发表时间来看主要集中于2012、2013两年,国内研究大多停留在引进、介绍、理论探讨的层面,仅有个别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如重庆的聚奎中学和广州珠海区第五中学。

从内容来看,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上,如张金磊等人探讨了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与特点,分析了国外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并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指出了实施中的挑战;金陵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专栏中撰写了多篇短论探讨了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以及如何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丁建英等人在论述翻转课堂的内涵时,提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设计出了支撑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平台;汪文华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样适用于教师培训,这一观点恰好点破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与教学技能培训的关键,那就是让教师培训也变成“翻转”模式;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小学教学,更适用于大学教学,并结合具体课程论述了开展翻转教学的成效。

●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恰好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理念上不谋而合,撼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根基,在真正意义上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被动接受知识,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意义建构,强调“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微课程的学习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学习需求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以合适的学习进度开展微课程学习,并在课堂上同其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协作完成意义建构。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3.研究性教学理论

当前,以教科书和自上而下的外部评价为圭臬的“传递性教学”已经与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取而代之的是以观念的诞生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从本质上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作为一种精神生命具备诞生观念的能力,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学生的观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遏制人的主体性的弊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具备了诞生观念、表达观念、交流观念的权利。

4.对话教学理论

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互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该实践旨在发展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关心伦理和民主的社区”。从本质上讲,对话教学并非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方法或技术,而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是一种“教学关系,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中的对话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尊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差异,二是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创造知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必然带来差异性,因此,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学生与教师观念的差异成为“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翻转课堂”正是建立在“在差异中、通过差异、为了差异”的话语环境中,以欣赏、尊重并提升差异为己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诞生之日起,就立志打破这种师生对立的二元模式,搭建师生合作创造知识的舞台。

● “翻转课堂”的典型优势

1.帮助学生实现创造性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学生在家中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整个学习的过程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集体教学时,学生紧绷神经,生怕遗漏某一环节。学生观看视频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通过掌握知识的节奏来随意拉动视频或者反复观看有难度的部分,也可以暂停下来与同伴或教师进行在线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这种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充分享受精神自由和探究创造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转课堂”的教育也是一种尊重人的精神自由的人性化的教育。

2.促进师生角色转变与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向传统的师生角色观提出了挑战,即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授者”,其自身也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受教育,在教他人的过程中被他人教。师生互动频率的提高与角色的转变相伴而生,一旦二者变为“称作教师的学生”和“称作学生的教师”,那么课堂中就不再有“谁是主体”的困惑,专制主义与话语霸权的横行也不复存在了,教师与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合作对话的关系,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方便教师应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翻转课堂”节省了教师讲授这一环节,而学生反馈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被同时放在课堂中进行,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释疑,使学生能在课堂之内消化问题,而不是把问题带回家中浪费大量时间;最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发现每位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对学生施以个体化的指导。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习惯、思维习惯。

在倡导移动学习、个性学习的今天,“翻转课堂”为方兴未艾的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把课堂转化为课外或校外,移动终端、数字化的学与教的系统平台服务的发展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的硬件支持,相信这些改变必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念师生翻转课堂
钓鱼的观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当观念成为艺术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