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人文关怀

2014-10-08 05:26刘健
学理论·上 2013年12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人文关怀城市规划

刘健

摘 要:城市文明是人的文明,城市规划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在城市规划研究中加入性别视角,可以拓展研究视野,使研究更贴近现实。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女性主义与城市人文规划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女性主义对城市人文规划的潜在影响,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总结了当前城市规划中的人文诉求,提出了有利于未来城市规划的可行建议,以期对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女性主义;城市规划;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16-02

一、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人文关怀觉醒

(一)女性主义与城市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发现人的自身价值、领悟城市发展的真谛、树立人文精神、探寻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过程。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发展问题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面临的三大难题,而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历史遗留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累积效应加剧,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交通路线规划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市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等多样性诉求交织在一起,问题繁复而棘手。女性主义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女性主义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种社会运动之中,女性主义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各种压迫,倡导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女性主义从女性的特殊历史地位出发引进了社会公平的内容,主张关注城市群体的多样性,强调规划应当全面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满足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不同需要,为解决城市规划中的种种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二)女性主义对城市人文规划的潜在影响

女性主义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对城市规划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城市生活是一个高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城市作为异质人群的集合地,可以使人的基本素质与精神境界随着生活视野的拓展而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女性群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女性解放不仅仅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等外部环境的改变,更体现在女性内在意识上、价值观念上突破狭隘的男女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模式,在平等的话语环境中进行实践。当代城市规划领域需要这种独立自主、平等和谐的女性规划观,它将有利于城市规划面貌的丰富和饱满,有利于规划师突破性别界限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城市规划品味的多元和提升[1],有利于体现人类自身的理性与情感,即体现完整的人性。女性主义强调城市建设除了应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还要使人们得到一个温馨的环境,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有的放矢,让市民们感到平等,即城市规划中应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与照顾可以促进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并且有利于最终形成和谐的城市环境。

(三)女性主义与城市人文规划的愿景展望

女性主义强调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女性间特有的交往模式和友谊使得寻求群体认同感、相互认知和自我发现的激情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建立一种稳定的感情纽带关系,实现完整的女性精神的表达。现代社会中女性主义理论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如果能有开放的社会政治环境、民主和谐的体系制度、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完善的行业体系作为支撑,女性智慧和生命体验与城市规划发展的结合是可以实现的。这将使以男权为基础的精英式城市规划向市民化、平民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需要,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和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促进形形色色的非营利社会服务与救济机构、各种慈善基金会、志愿者组织、教会、传媒等共同为城市税收、医疗、卫生、居住条件、救济保障、社会服务、劳资关系等出谋划策,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人文关怀诉求

(一)安全性诉求

女性主义认为,由于大部分女性在身体上处于弱势,且长期担负着更多的照顾家庭的责任,她们必定更注重与生存相关的空气、饮水、食物、居住环境与家人健康安全之间的关系,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够健康安全地持续下去。因此,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安全性诉求尤为强烈。安身才能立命,安居才能乐业,城市安全是城市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规划的原点和归宿,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安全,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女性主义的安全性诉求为重视与解决城市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合理选择城市建筑密度并适当加大建筑间距以构成灾害隔离带,采取设置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地下避难空间等方式以形成丰富的公共防灾空间体系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二)公平性诉求

女性主义认为,性别关系表达了家庭和公共领域内的权力关系,性别不平等在城市里体现为获得权力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不平等。由于长期以来的城市发展一直受到“男性原则”或“男性标准”的影响,忽视了女性的空间存在和空间需求,而女性对城市问题往往更为敏感,更容易感受到城市规划与管理中不够合理、不够人性化的地方,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途径,使她们的感受无法表达、无法传递给城市管理者[2]。城镇的规划和管理中缺少性别视角,这不仅带来不平等这样的道德问题,而且不能吸收和支持全体市民,尤其是女性群体、弱势群体对城市规划的想法、希望、建议和贡献。城市建设规划上不平等的深刻烙印引发了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公平性诉求。社会公平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因为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参与规划各利益主体在城市空间资源分配权上的博弈。女性主义提醒我们,城市规划不仅是物质空间规划,更是社会规划,应当构建城市规划公平正义的评价体系。

(三)多元性诉求

女性主义认为,现代城市的主体——城市人不是笼统、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即是有性别、年龄、种族、阶层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人。城市规划理论家应对城市人群的多样性有深刻的认识,尤其应该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女性、儿童、老人和伤残者等多元群体脆弱的生存环境。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如何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处理好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人群的利益与需求,又保持价值观、宗教、习俗、文化等维持城市活力的多元因素的存在,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题中之意。城市多元性诉求的本质是城市容纳多元化人群多样需求的能力。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同人群所需要、重视的多元性诉求有所体察,在制定和完善政策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元生态文明观念。

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人文规划设计

(一)人际往来沟通的去障碍化

女性在城市空间中的艰难处境和交通密切相关,城市的交通组织和交通政策是性别不平等的最直观的体现。私人交通的发展、郊区化以及女性通勤的困难等都在强化男性的家居理想,隔断了女性与公共生活的联系,阻碍了女性的社会交往[3]。比如,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服务业中的雇员多以女性为主,而女性的空间移动能力,即其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都低于男性,这无疑加剧了城市女性的交通压力。这样就造成了女性居住在郊区,工作在市中心的现象,那么城市女性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远离市中心,被边缘化,要么疲于奔命。基于公平性诉求,人际往来沟通的去障碍化,是女性主义城市人文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在城市往来沟通去障碍化的过程中,优化公共交通线路组织,保障女性群体、弱势群体的出行安全,注重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建设,突出城市道路安排的人性化和环保倾向,淡化城市功能分区,增强混合社会规划的理念,将办公、居住、商业进行混合布局,是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满足女性群体、弱势全体出行需求的可行方法。

(二)生活居住环境的去冷漠化

安全稳定的生活与良好的教育条件对于家庭中的女性来说,往往是最重要的。基于安全性诉求,女性往往会比男性更多地考虑居住地安全和邻里和睦的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代表的往往不仅仅是其个体的吁求,而是从整个家庭出发的代表家庭成员整体利益的吁求。基于此点,女性主义生活居住环境去冷漠化的要求对城市社区环境、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改进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规划设计通过使户外环境齐全地配置与合理地组织,使居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到更加方便和舒适,真正地做到住区环境人性化,更广泛功能的提供会为居住区的户外环境带来经久不衰的活力。比如,可免费进入的城市公共环境如社区公园、城市广场、公共绿地正是亲和的人文交流环境的最好体现。毫无疑问,去冷漠化的生活居住环境使得现代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去工具化

以往的城市文化空间设计,往往鼓吹男性为消费主体。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上,即表现为多注重标准化的规整建造而忽视了风格的多样化,形式的灵活性,城市艺术的情感与个性没能很好表达。为了营造更加亲和的公共艺术景观,提升城市人文意蕴,城市公共艺术的去工具化势在必行。基于多元性诉求,现代设计应当适量体现出女性化趋势,柔软,轻盈,精致,典雅,注重细节,削弱大工业时代的钢硬和冰冷感,变得舒适,可触摸。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编写的《妇女心理学》一书中阐述:“女性对人和内心世界的关注能力和体察能力优于男性……女性的情感不仅细腻,深沉,而且容易移情,具有易感性,因此,更富于同情心,比男性有更多的‘亲社会情感”。在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的加入和人文理念的关怀,女性主义倡导的自然平等的观念得以体现。比如,欧洲一些城市绿化往往不会刻意雕琢,或追求宏伟的气势、统一的构图,而是自然随性,富有设计师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活力。绿地、树林、草坪配以情景雕塑、艺术雕塑、喷泉点缀以及其他细微处的独具匠心,使城市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又生机勃勃,城市的文化魅力也因此得以展现。此种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6,(6).

[2]黄春晓,顾朝林.基于女性主义的空间透视:一种新的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03,(6).

[3]陈璐.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城市住房与住区问题初探——以南京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5,(6).

[4]柴彦威,翁桂兰,刘志林.中国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J].人文地理,2003,(8).

[5]胡毅,张京祥,徐逸伦.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我国居住空间历史变迁研究[J].人文地理,2010,(3).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人文关怀城市规划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