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乙醇湿敷辅助治疗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2014-10-10 10:07朱海萍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红花妇产科乙醇

朱海萍,蔡 蔚,卢 娜

(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浙江黄岩 318020)

腹部手术是妇产科常见治疗方式之一,但术后切口感染时有发生,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影响患者心身健康,还会引起医疗纠纷。近年来红花乙醇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瘀血阻滞或血行不畅之证,具有活血化瘀、逐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1]。为促进腹部术后切口感染早日愈合,2012年1月至10月,本院妇产科用红花乙醇湿敷辅助治疗感染切口,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73例,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0.14±6.87)岁;剖宫产术2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例,子宫次切或全切术5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3例,卵巢囊肿剥除术2例;出现切口感染迹象在术后12~24h11例、25~36h25例、37~48h6例;手术切口分类[2]Ⅱ/乙31例、Ⅱ/丙11例。对照组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2.39±8.47)岁;剖宫产术19例,子宫肌瘤剔除术4例,子宫次切或全切术5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2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出现切口感染迹象在术后12~24h10例、25~36h 18例、37~48h3例;手术切口分类Ⅱ/乙24例、Ⅱ/丙7例。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约6~10cm,术后切口均出现红肿、发热、发硬、渗液,伴或不伴少量脓性分泌物。两组患者年龄、腹部手术种类、手术切口分类、切口感染距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感染切口用微波或红外线照射2次/d,每次20~30min,感染严重根据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广谱抗生素。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患者知情同意后用红花乙醇湿敷。红花乙醇配方:红花30g,浸泡在500ml 50% 乙醇中48h。使用方法:常规清洁消毒切口后,将1块8cm×10cm无菌纱布双层的一边展开,折成长条形,再对折,成为12层纱条,用配制好的红花乙醇淋湿,敷于切口上,湿度以敷在切口上乙醇不滴出为宜,外加敷贴固定,湿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天更换1次,直到切口完全愈合为止。

1.3 评价方法 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自行设计感染切口的治疗效果分为4级,治愈:术后72h内切口感染征象完全消失;显效:切口稍微发红发热,其他征象消失,局部完全干燥;有效:切口略有红肿发热,其他征象消失,局部略微潮湿;无效:切口红肿、发热、发硬、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等征象无明显改观。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x2CMH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感染切口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切口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3.1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易发生感染的原因妇女腹部是全身脂肪累积最多的地方,腹壁脂肪层厚、血液循环差,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后,局部血运破坏,使皮肤和脂肪层血液供应障碍加重[4];产妇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或水钠潴留,术后切口渗液较普通手术更多,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导致切口感染机会增加;妇女阴道和宫颈内存在大量细菌,临产后子宫收缩加强,宫颈展平扩张,原寄生在下生殖道的细菌可上行,尤其剖宫产前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污染及接受阴道检查、多次肛诊,更增加感染机会[4];另外,手术、麻醉等各种应急状态,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术后较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弱,出现肠胀气、大便不畅等问题,均可增加切口张力,导致切口愈合延迟[5],增加感染机会。

3.2 红花乙醇辅助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机理 红花又名红花素,具有破宿血、通经络、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认为[7],红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和脂肪油两大类,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花素为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红花黄花素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水溶性混合物,能扩张周围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全血黏度,羟基红花黄花素A(HSYA)为红花黄花素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在多种血瘀病症中,HSYA的抗氧化效应对其活血化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0%乙醇既能抗炎、消毒,又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8],同时乙醇具有挥发性,使切口液性分泌物减少,从而使切口干燥、愈合[9]。红花和乙醇两者结合,药借酒力,酒带药行,活血化瘀,逐瘀通络,达到祛腐生肌的功效,可使手术感染切口局部微循环灌注改善,促进组织营养和新陈代谢,加快损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利于愈合。表1显示,采用红花乙醇湿敷辅助治疗患者感染切口效果明显,有效率100%。

3.3 红花乙醇辅助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注意事项 询问患者有无乙醇过敏史,若有则不宜进行治疗,以免引起过敏、皮肤感染扩散;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告知患者红花乙醇纱布因为含有乙醇,接触手术切口时有灼痛感,此刺激症状属正常现象,一般过数小时会消退,如果患者疼痛难忍,可采用2%利多卡因5ml喷于创面止痛;湿敷过程中每4h观察皮肤1次,如果出现过敏症状或感染扩散等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并停止湿敷,用等渗盐水清洗切口残余红花乙醇,重新更换干洁敷料。

[1]严敏,张喜锐,杜香秀,等.红花酒精治疗软组织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2):207.

[2]张旭,裘祖雄,魏敬.手术切口分类愈合等级与统计的准确性探讨[J].中国医院统计,2007,14(2):187-188.

[3]李晓丽,杨万慧.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7):300.

[4]邬家燕,竺建辉.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11,10(3):232.

[5]高媛媛.妇产科病人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20.

[6]王锦鸿,陈仁寿.临床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34-335.

[7]施峰,刘焱文.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666-1667.

[8]李晓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6.

[9]陈兴娣,李志超.95%乙醇联合理疗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3,2(6):372.

猜你喜欢
红花妇产科乙醇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红花榜
红花榜
榆神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乙醇装置建设进展
红花榜
红花榜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杨木发酵乙醇剩余物制备缓释肥料
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制备(S) -1-萘基-1-乙醇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