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看中国女排

2014-10-10 03:10郑焕然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朱婷巴西队日本队

郑焕然,张 丽

(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 050041)

2013年8月28日至9月1日,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在日本札幌举行,入围六队共进行了15场比赛,最终中国队获得亚军,这是2008年以来的最好成绩。即便如此,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仍不容忽视,通过对本次比赛的研究,对中国队进行客观审视,将有助于其成长和进步。

1 研究目的

了解当今世界女排最优秀的运动队情况,对比中国女排现状,找出尽快缩短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之间距离的办法。

2 研究方法

(1)观察法:对整个比赛过程进行观看并掌握相关情况。

(2)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书籍、杂志和上网查阅相关信息,为本研究提供借鉴。

(3)数理统计法:对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加以分析。

(4)逻辑分析法: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提炼。

3 研究结果

3.1 各队参赛运动员情况分析

本次比赛六支队伍上场阵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美国队变化最大,上场队员没有一个熟悉面孔;意大利队除了7号队长古伊吉是老队员外,其他都是新人;巴西队主攻位置换了一个手法细腻、落点精准的10号加比。中国、意大利、巴西、日本队主力二传都是新人。

本次参赛的中国女排队伍是历史上最豪华的阵容。主力阵容中,除二传之外,其他位置都参加过伦敦奥运会,替补上场的队员也是出类拔萃的。如主攻朱婷身高1.95m,摸高3.27m,是参加本次比赛摸高最高的队员;二传沈静思身高1.86m,摸高3.05m,她们是中国女排有史以来身体条件最好的主攻和二传队员。从各队报名情况看,中国女排有明显优势(表1)。

表1 各队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平均数据一览表

表1显示,中国队各项指标名列前茅,身高与塞尔维亚队并列第一,平均扣球高度比第二名美国队高出6cm,平均拦网高度更加突出,比其他各队高出少者近10cm,多者20cm,体重身高比处于6支球队的中游,说明中国队运动员身高与体重适中。

3.2 各队各项技术得分比例分析

3.2.1 主动得分情况

排球比赛是以局、分来决定比赛胜负的。比赛得分包括扣球、发球和拦网得分[1],还包括对方失误送分,这里我们只分析各队的主动得分(表2)。

表2 各队扣球、拦网、发球得分一览表

从表2可以看出,各队扣球得分约占70%—80%,拦网与发球得分约占20%—30%。中国女排在六支球队中扣球得分最多,占总得分的79.43%,说明我们的扣球有高度,具有杀伤力,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暴露了我们得分手段比较单一的弱点[2]。从各队拦网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排拦网得分最少,占总得分的13.71%,这与拦网平均高度在3.04m、排六支队伍中第一的中国女排很不相称,表明我们的拦网技术在实战中发挥欠佳,应在今后的训练中加以重视。发球得分比例,中国队只比塞尔维亚队高,排在六支球队的第五位,占总得分的6.86%,与巴西队相差两个百分点,比排名第一的日本队相差近6个百分点。中国女排扣、拦、发三项得分比例失衡,与各队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与世界顶尖的巴西队比较,差距明显。

3.2.2 一传情况

接发球又称一传。一传是每次进攻的开始,一传的高到位率是各队比赛取胜的重要保证[3]。表3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女排一传到位率名列榜首,意大利队紧跟其后,巴西名列第三。较高的一传到位率,是组成有效的一次进攻的保障,是在第一次攻防较量中争取优势的必要条件。

表3 各队一传情况一览表

3.2.3 二传情况

二传是队伍的核心、场上的灵魂、衔接攻防的枢纽,是教练员战术思想的实施者。二传的作用不仅是要把球既稳又准地传起来,便于本方队员进攻;而且还应根据临场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隐蔽动作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拦网上的失误,提高本方的得分率[4]。

表4 各队二传情况一览表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排二传,每局传球效率为7.73分,仅次于巴西队(7.76分),巴西女排二传每局效率比技术全面的日本队高出近3分。从跑动传球技术所占百分比统计看,中国队42.28%、巴西队32.41%、美国队30.03%,其他三个队均在30%以下。从以上数字并结合录像观察,笔者发现当前多数球队在二传上存在的问题:①球队对二传的依赖程度高。大多数球队,战术组成基本由二传队员完成,对二传队员的依赖程度较高;②起球率低。50%的球队接发球起球率较低,导致二传队员来不及跑动传球,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③整体能力差。比赛中一传不到位时,二传队员不能组织有效进攻,其他队员很难代替二传组织进攻,技术不全面,整体能力较差[5]。数据只是从一个侧面对二传现象进行了描述,反映了一些问题,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如塞尔维亚队二传每局有效率只有3.48分,跑动传球也是最低的27.43%,但仍在本次比赛中夺得季军。

3.2.4 扣球情况

扣球是衡量一个球队的重要指标,也是一支球队实力强弱的主要技术参数。扣球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是削弱对方斗志的利器[6]。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扣球扣过率为43.23%,扣球失误率为8.76%,扣球得分率为48%;扣过率、得分率名列第二,扣球得分率排名第一的是日本队,高达50.43%,这一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扣球失误率中国队最低,说明我们的进攻效率还是不错的(表5)。

表5 各队扣球技术统计一览表 %

3.2.5 拦网情况

拦网虽然属于防守技术,但它能够直接得分,极大地鼓舞队员士气。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平均拦网高度3.04m(表1),列各参赛队之首,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队的平均高度高出8cm,比最后的球队高出20cm,但从表6中可以看出,中国队每局效率仅比日本和意大利队高,从全队拦网得分所占百分比看,中国队排名最后,只有13.71%(表2),表明中国队的拦网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中国队的进攻很犀利,但是还要学会如何防御对方的攻击,只有能够承受或阻止对方的攻击,才能更好地攻击对方。从世界排坛发展趋势看,拦网是各队今后必须加强的一项技术[7]。

表6 各队拦网技术统计一览表

表6显示,中国队拦网失误率还是比较低的(24.84%),有效拦网居各队之首,得分率与巴西队相同(21.62%),落后于塞尔维亚和美国,每局效率只有3.04分,排在第四位。这说明我们在拦网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拦网得分与我们的身体素质不成正比,中国女排良好的拦网高度在比赛中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2.6 攻防转换情况

排球比赛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双方攻守的转换,国际排联设立自由防守人的目的也就在于此[8]。表7统计的成功救球和每局效率,中国女排只比塞尔维亚高,位列倒数第二;从每局效率数据分析,中国队比前两名的巴西队和日本队相差四分多;成功救球率中国女排也只是比塞尔维亚略高出6个百分点,比名列第一的巴西队相差18个百分点,比第二名的意大利相差15个百分点。一支技术全面的球队,必须要有坚固的防守,才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没有坚强防守作为后盾,在攻防转换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中国女排近年来的选材追求大型化,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与欧美相比毫不逊色,但是运动员大型化的同时,中国女排却没能保持和发展自己技术全面、快速多变的打法[9],尤其是近几年在与亚洲队比赛时,明显跟不上对方的节奏,这一点在防守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表7 各队防守技术统计一览表

3.3 与各队比赛得分因素比较分析

表8 中国女排与对手得分统计表

第一场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塞尔维亚女排的身体条件是本次参赛队中最好的(平均身高与中国队一样),战术风格是典型的欧美打法,有着较强的网上进攻实力,但是技术还是不够全面。从两队各项技术得分统计(表8)可以看出,中国队除了进攻得分外,其他技术都优于对手,尤其是失误次数低于对手10个点位,说明塞尔维亚队还不成熟。值得注意是布拉科塞维奇全场得分最高23分,有着较强的得分能力。

第二场中国女排以3∶2战胜意大利队。从表8可以看出,双方比赛的激烈程度,中国队除进攻一项明显好于意大利外,其他各项指标不分伯仲,可见,意大利队是我们未来的威胁。朱婷是在关键的第四局上场,并斩获10分,为中国队在本场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充分发挥了明星球员的作用。在朱婷上场的这个阶段,中国队的各项数据也均较高,25∶13的比赛结果就说明了问题。

第三场中国女排以3∶0战胜美国队。从本次比赛各队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分析,美国女排与中国女排最为接近(表1),虽然美国队大部分都是新面孔,但中国队依然格外重视,打到最后主力阵容全部上场。虽然3∶0战胜了美国队,但是比赛还是一波三折。其中,朱婷再次展现了不凡的实力,独得23分,也贡献了中国队进攻的大部分得分。

第四场中国女排以3∶2战胜日本队。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同处亚洲,进攻打法相近,彼此也都相互了解,近年来双方互有胜负。从各项主动得分统计(表8),我们都落后于日本队,中日双方的得分分别是105和103;双方扣球、发球和拦网得分分别是82和88,双方失误分别是15和23,可见,中国队就赢在了失误少上。朱婷在本场比赛中独得33分,但是比起日本队江畑幸子的36分,还是稍稍逊色。对二人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朱婷身高1.95m,摸高3.27 m;江畑幸子身高1.76m,摸高3.05m,朱婷占据20cm的优势,得分却逊于对方。从中日两队整体情况来看,也存在着对手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差但网上争夺不弱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深思。

本次比赛中国队最后一个对手是巴西队。从比赛上场队员就不难看出教练员的意图。三局比赛比较平淡,中国队各项技术统计数据都明显落后于巴西队,这种表现是没有朱婷的中国女排的真正水平。朱婷在本次比赛中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为中国女排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亚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对巴西队的比赛中却未上场,或许是教练出于保护新秀,不露锋芒,保持神秘性以及出于整体计划的考虑。

4 结论与建议

(1)中国女排已经具备了世界强队的基本条件,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次比赛中国女排派出有史以来最豪华的阵容,从身体条件到身体素质都是最好的。但拦网的技术统计数据表明,我们没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缩短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2)加强整体队伍建设,做好长远规划。树立大排球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做好三支队伍(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3)继承和发展中国女排的传统和优势,形成独特的技战术体系。保持中国女排技术全面、快速多变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自身的攻防体系。

(4)重视运动员全面素质的培养。本次比赛中国女排得分手段较单一,技术不够全面,尤其是拦防环节的表现,与本队的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极不相符,有待在今后的训练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5)完善运动员选材体系,不能以身高作为唯一标准,避免将有天赋的运动员挡在专业排球赛场之外,日本女排队员江畑幸子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6)加快新老队员交替速度,在大赛中加以锻炼,使其尽快成长。抓住当前世界各国女排都在进行新老交替的机会,趁势而上,抢占先机。

[1]吴军霞,李秀荣,李欣,等.不同位置青年女排运动员基本条件、专项身体素质特征对比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2):62-65.

[2]杨献南,安琪.灰色系统理论视角下优秀女排主攻运动员扣球高度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5):55-58

[3]孔涛.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一攻技术运用效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11,34(11):133-135.

[4]王永成.第11届女排世界杯赛防反效果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6):757-760.

[5]谭清国,周凯.广州亚运会女排决赛中韩双方一攻效果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90-94.

[6]张欣.第16届世锦赛中外女排一攻与防反效果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5):135-136.

[7]江广和.论参赛能力的整体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2):130-134.

[8]于贵身.世界女排进攻战术简单化趋势的内部动因探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5):48-50.

[9]黄延春,李毅钧.世界优秀女排队员“背飞”扣球技术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2012,35(8):139-144.

猜你喜欢
朱婷巴西队日本队
内马尔回归,这支巴西队有多强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一场比赛
MVP朱婷的超萌幽默
大逆转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攻防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
MVP朱婷!
朱婷:可能我长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