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小说意蕴把握的策略

2014-10-14 15:55闾兴娟
文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

闾兴娟

内容摘要:外国小说尤其是20世纪的现代派小说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其纷呈流派的众多特殊性、主题意蕴的三大不张扬性、国内现代派小说阅读学研究滞后导致的师生与作品的较大隔阂,致使学生深入文本困难重重。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现代派小说意蕴的策略探究:聚核层进,触摸文本;确立主题,重组文本;比较阅读,强化异同;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希望最终使我们教师的观念得到丰富和改变,引领学生开启现代派小说主题的神秘之门,从而欣赏到人类世界许多妙不可言的美景。

关键词:现代派小说 智慧的结晶 深入文本困难 策略探究 欣赏美景

外国小说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尤其是20世纪的现代派小说更是人类文化无法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流派纷呈,每一种流派都有其风格、美学、技巧等方面的特殊性。其次其主题形象大于思想、模糊处理、忌鲜明的不张扬性增加了学生读懂的难度。另一方面国内阅读学研究尤其是现代派小说阅读研究的滞后,导致小说阅读教学本体地位的缺失。师生缺乏阅读的知识和经验、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与理念等原因导致学生、老师与作品中的世界隔阂较大。鉴于此,现代派小说意蕴的策略探究对于学生深入小说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聚核层进,触摸文本

现代派小说,其主题的模糊性要求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一点点地读进去,一层层地读出来,才能真正深入文本,触摸到文本中作者的灵魂。鉴于此,我认为阅读教学需要提倡课堂聚核和层进法。即一是指聚核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教师确定的课堂上重点探究的问题,二是指教学过程,如何聚集于核心学习活动。

如我在教《在桥边》时,自己细读文本考虑学情后,先是让学生在课后自读课文并写自己“理解”和“困惑”的内容。学生深感困惑的内容很多,从学生的困惑里不难发现,“姑娘”是他们的兴奋点、困惑点。所以,我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上聚点于把握小说的隐喻性,从而把握小说的主旨。从学习过程上来说,文本言外之意处、意蕴丰富处、疑难处我引领学生掌握反复朗读、多种比较等文本咀嚼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入文本,逐渐把握文本的奥妙,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的愉悦。整堂课主要逐渐进行以下三层聚核引导赏析:第一层聚核于“心爱的姑娘”——既然“我”对姑娘这么爱,为什么没有展开追求?课中我试着引导学生改变人称代词“她”改称为“你”朗读深入角色,从而把握“我”的内心活动。第二层聚核于“他们”——“他们” 为什么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引导学生细读六、七段,由“他们”的表现思考其是怎样的人?意在引领学生把握“他们”“新桥”“数人”的隐喻性及表层的主题:即反映德国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现实。第三层聚核于“我”的鸿运——“数马车”是否真的是“鸿运”?我引导学生细读文章后三节,找出关健句并联系全文,解读是否是鸿运。学生众说纷纭品出数马车不是“鸿运”。读至“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姑娘”隐喻义和深层主旨:不管多么艰难,哪怕在强大的制度面前,也要坚守自己的美好信念,才能获得灵魂的自我救赎。这一环节有难度,但由于有了前面聚核和层进的过程,学生最终能深入文本的灵魂,体验到小说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而这恰恰也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确立主题,重组文本

现代派小说每一种流派都有其风格、美学、技巧等方面的特殊性,而其主题形象大于思想、模糊处理、忌鲜明的不张扬性又增加了学生读懂的难度。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在平常的《外国小说欣赏》中可采用降低学生把握主题意蕴难度的主题阅读教学,即通过确立某一主题,将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重组进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分析当下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以下矛盾:文本的规定性和主题的模糊性、文本的客观性和编者的主观性、文本的丰富深刻性和师生的单一浅层次教学阅读。由此学生在对主题解读时易出现解读不到位,甚至出现误解、曲解的现象。

如学习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时,学生对其文本的意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反映了神父的悲悯情怀,有的解读为一个底层小人物即“儿子”在那样一个冷酷社会里由良善之人最终沦为道德的沦丧者带给我们的社会思考,有的则解读为反映母爱的伟大……于是我把辛格的《山羊兹拉特》放在一起进行同一主题学习,以引导学生思考其共同的主题意蕴,学生不难解读为两篇小说都反映了一种超越了贫富与阶级、自然与人类等而集真善美的悲悯情怀:《山羊兹拉特》中作者将悲悯的目光不仅投向困境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的山羊;《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母亲巨大隐忍背后的镇定坦然和神父兄妹最终的真心关切,超越了世俗和道德的樊篱,这种宽容和慈悲,令我们在冷酷压抑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份温暖。所以有时候,我们语文教师要把教学内容适当地重组为一个主题,然后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更能清楚准确地认识到文本的深刻内涵。

三.比较阅读,强化异同

除此之外,教师要采用比较阅读法,即把外国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和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阅读既可使学生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又可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血缘关系,可谓一箭双雕。如我把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结合在一起阅读进行了试验,效果较好。

如我在教卡夫卡的《变形记》时,我的学生(实验班学生)觉得深入探究文本困难很大。于是我就先让他们读较接近他们青春年龄的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学生开始普遍觉得语言特别但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只是觉得文本中有些情节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于是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 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阅读并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3.文中不断出现的“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对问1学生阅读后不难找出。对问2学生讨论后明确:在第二部分的铺垫下,第三部分中“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即是“我”与不能理解被狠狠打击的成人世界、外部世界的冲突。正因为其“荒诞”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至此,“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的象征含义不言而喻:“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endprint

趁此,我教读卡夫卡《变形记》,要求学生:1.找找格里高尔变为一只甲虫前后,家人对待他的荒诞又真实的描写文字。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态度的变化?找出格里高尔变为一只甲虫前后的生活现状及其心理变化的描写文字。2.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甲虫”等的象征含义。对问1学生找出家人对他的荒诞和真实的变化态度:关心———厌恶——彻底绝望后,就不难发现原因:格里高尔变为一只甲虫后丧失了赚钱能力而被家庭抛弃。所以《变形记》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学生又找出其原先作为人的形象时的生活现状及心理:善良、安分守己的小人物为养家糊口拼命工作,长年累月到处奔波,虽已厌倦也欲摆脱“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就辞职不干了”。但成为非人后的格里高尔,还是时刻渴望干那累人的差使,只要家人把话题转到挣钱养家的问题上,他就“羞愧与焦虑得心中如焚”,当他对自己恢复工作后的希望变为绝望后,“他消灭自己的心比妹妹还强烈呢”,至此学生解读到了文本更深层义:表现了人被“物”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的本性,变为非人。即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当然学生也不难理解到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由此可见,《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所睡的床、所住的房,象征着对人禁锢的社会,格里高尔所变的甲虫壳又象征着人的重负。作家正是通过象征暗示、荒诞变形手法,让笔下的荒诞世界与现实生活对接,从而使荒诞的小说更具有真实性。它怪异而真实地表现社会对苦闷彷徨无奈的人的挤压和扭曲。而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四.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读写结合,即在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写促读,相得益彰。但学生的阅读写作现状都不容乐观。尤其是写作现状,思维单一、主题一统、材料陈旧、结构固定、语言幼稚,而充满思辨之气、充满灵气的作文难得一见,假大空却充斥我们的耳目。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解决阅读问题,以读促写。

首先从阅读兴趣来看, 国内的学生中“杰克现象”普遍:即学生在学校里常觉得课文乏味、不精彩而被老师认为是缺乏阅读兴趣;但他在家里却极喜欢阅读而被父母埋怨过分迷恋阅读。一位叫做卡罗尔的阅读学家形象地把它概括为“课内的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阅读本来应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师生与作者、文本的心灵交流。但事实是课堂阅读缺少激情,上课昏昏欲睡。我们的阅读教学是老师充当“解剖师”,将活生生的作品当作“尸体”来肢解“拆卸”,从而让学生了解它的“生理结构”并“组装”。所以血肉丰满的文本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干尸、骨架而已。所以我觉得读的方式应更丰富多样,而不仅仅是讲座、课堂讲解、练习等较单一的模式。否则容易导致学生理解节选文本时断章取义,或因文本太晦涩难懂而生发的阅读兴趣寥寥。而经典的影视作品因它的形象性、时效性等优点即可避免上述不足。所以结合教材与学情,定期放映一些拍摄得非常好的影视作品,极有必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丰富文本的内涵,感受经典的魅力,从而在有限的时空里感受到人生的无限,进而提升其人生境界。

记得我在执教教材中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娜塔莎》一文时,发现原著卷帙浩繁,要求高三学生在繁重的应试教学中进行全文阅读不太现实;但如果对原著没有任何了解,理解娜塔莎的渐变丰富形象又有较大难度。在这种情形下,我试着从网上下载了两个版本的《战争与和平》:一个是前苏联著名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1968版的《战争与和平》。另一个版本是1956年由美国著名导演金·维多执导、由气质高雅的奥黛丽·赫本和文质彬彬的亨利·方达主演的好莱坞版本。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比较后发现好莱坞版本更贴近教材内容。它尽管简化了原著的情节和内涵,选择几位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作为表现的重点,对“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有所淡化,但战争场景相当逼真壮观,赫本更是将娜塔莎的清纯可爱以及在特定环境中人性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看此经典影片后,再结合文本,我马上又让学生写一写《我眼中的娜塔莎》。学生从影片和文本的细节处感受到和理解到的这个娜塔莎形象更为丰满立体。尤其是影片最后彼埃尔与娜塔莎互相爱慕而直至结婚的镜头里:娜塔莎忙于家务和教养子女,蜕去了原来纯真美丽青春的美少女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长胖变宽的身体,不修边幅的少妇形象……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女主人公经历战争,历尽磨难后找到真爱时的充实、幸福、美满、成熟。至此学生也更理解了娜塔莎精神成长过程中的全部复杂性、独特性和渐变性。人性的真实和复杂可见一斑。经典影视的优势异常突出。

又如学生读课文《骑桶者》后,教师可设计几个有价值的思考题以供探究:你认为骑桶者“我”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征的人物?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性格?是谁把我逼上了“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路?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骑桶者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何在?作者为什么要创作《骑桶者》这篇小说?学完课文后,你认为欣赏小说应该抓住哪些要素?在此基础上请写一篇评论文《“骑桶者之永远消失”的必然性》。这样的设计具有以下特征:(1)以人物性格分析作为问题主干,以点带面;(2)问题之间层层深入,具有逻辑联系;(3)问题以动态的方式呈现;(4)从研究性阅读鉴赏的角度来解读小说;(5)作文布置的目的是为了阅读的深入;(6)以提高学生深入鉴赏小说能力和思辨能力作为教学目的。

总之,现代派小说意蕴的把握是个有挑战性的难题,既取决于学生阅读积累的现状,更取决于我们教师的努力。我们教师是一座桥,现代派小说是彼岸的美景或精神家园。只有我们不断丰富和改变我们的观念,使我们这座桥足够坚固足够有吸引力,学生才有兴趣到彼岸去欣赏现代派小说的美景,才能以手中的钥匙去开启现代派小说主题的神秘之门,从而欣赏到人类世界许多妙不可言的美景。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马寅初中学高中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策略探究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