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例产后出血和睡眠障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及效果分析

2014-10-16 10:12戴玉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预见性产科产后

戴玉芬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产科六病区,江苏 常州 213000

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是孕妇娩出胎儿后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发生率较高,而且病情发展极为危险,是导致国内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因素[1]。另外,睡眠障碍也是产妇常出现的病症之一,由于睡眠障碍不直接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因而不被重视,然而,产妇一旦出现睡眠障碍,会引发或者加剧其他产后并发症,如产后抑郁症、产后出血等。因而,做好产妇分娩后的出血护理及睡眠护理是当前产科护理的重点,也是体现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方面[2]。我院产科通过对67例产妇针对产后出血及睡眠不良实施可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134例,年龄23~34岁,平均(25.2±3.3)岁,其中,初产妇86例,经产妇48例。入组标准:均为单胎头位、头盆相称、宫颈发育及骨盆良好,未出现产后各种合并症。将134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产科护理常规,观察组除常规标准护理外,还针对产后出血、睡眠障碍实施可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产后出血护理措施。产前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有关产后出血的发生因素、危害及防范措施等,提高产妇及家属的重视度,使产妇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产前检查,特别要重点检查产妇是否存在出血高危因子。当产妇出现焦虑、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时,实施心理疏导,排解产妇的顾虑,以减少不良情绪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在分娩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体力、休息、情绪、分娩速度等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补充能量、情感支持、子宫按摩等,在给予宫缩剂时要做到适时、剂量准确,在胎盘分娩出以后,要认真观察胎盘及胎膜是不是完好,观察产道有没有损伤等;分娩后24小时内,要严密监测产妇的子宫收缩、失血量等情况,并指导产妇进行早期哺乳。②睡眠障碍护理措施。产妇入院待产后,护理人员就开始进行睡眠障碍预见性护理。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并指导产妇在睡觉时采取科学卧姿,即向左边侧卧;对出现睡眠不良的产妇,要深入了解睡眠不良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心理疏导、家人情感支持、睡前按摩、保证睡眠环境的安静等,使产妇身心舒适、愉快,以促进睡眠,尤其在产后,要保证产妇充分的休养,要控制亲友的探望次数。③膳食指导。指导产妇合理膳食,多进食优质性蛋白,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不宜进食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严禁烟、酒。

1.3 评估指标与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的失血量及发生率,根据我国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在500ml以上诊断为产后出血,失血量采用面积法进行测量;睡眠质量评分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总评分最高为21分,最低为0分,总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失血量及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本组研究针对产后出血、睡眠障碍对产妇实施可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1),并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1)。充分表明了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产后的失血量及发生率,能提高产妇睡眠的质量,对保障产妇生命安全、促进早日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朱玲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42-43.

[2]付丽,李乐之.分娩后产妇及其配偶睡眠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41-1243.

猜你喜欢
预见性产科产后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