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文言文名词活用现象

2014-10-17 12:50顾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动宾代词副词

顾艳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是词类活用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时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考涉及的一个考点。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究竟如何才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识别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呢?本文试通过分析两者的基本特征和判断标准,并结合课本及中考中的一些典型例句进行分析,让名词活用现象能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将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

一、文言文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名词可以用作状语修饰动词,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在古代汉语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但在现代汉语里已基本消失。

(一)名词用作状语的判断

古汉语学家王力先生认为:“用作状语和用作主语的名词一样,其位置都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因此,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从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名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其用作状语的标准。文言文中名词用作状语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名词必须是表示时间的名词,或者是具体指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名词;二是名词必须用在动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形容词之前,起修饰作用,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方位、处所,或事物发生变化的状态、性质等。

(二)名词用作状语的类别

1.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

例:其一犬坐于前。(“犬”意为“像狗一样”)

2.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把……当做……”。

例:吾得兄事之。(“兄”意为 “把他当做兄长一样”)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可译为“用……”。

例:船载以入。(“船”意为“用船”)

4.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方式、时间。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

例: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意为“向西”)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意为“当面”)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例:主人日再食。(“日”意为“每天”)

二、文言文名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中名词用作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常见的现象。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要表现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名词词性的临时性转换,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其原先的名词义并没有消失。

(一)名词用作动词的判断

古汉语学家王力先生认为名词用作动词的判断标准是:“代词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作动词;宾语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从他的分析中,文言文中名词用作动词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名词之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二是名词后面有一个表示人名、地名之类的名词或代词,并对它们发出一个动作,构成一个动宾词组,而且这个名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

(二)名词用作动词的类别

1.两个名词连用,构成一个动宾词组,其中有一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皆指目陈胜。(此处名词“指”意为“用手指”,“目”意为“用眼看”)

“指目陈胜”是动宾结构,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指目”活用为动词,作动宾结构中的动词部分。

2.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富人于五所园也。(修建园子)

“园”指园子,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修建园子”。

3.名词之前有能愿动词修饰,活用为动词。

例:人不得上,以实奇。 (上去)

“上” 是方位名词,受能愿动词“不得”修饰,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上去”。

4.名词之前有副词修饰,活用为动词。

例: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宴”前面有程度副词修饰,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举行宴会”。

5.名词之后有一个表示人名的名词或“之”等代词,也活用为动词。

例:名之者谁。(命名)

“名” 是名词,“名称” 的意思,这里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命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惊:使……惊;鸣:使……鸣)

名词用作动词带宾语,表示使动,含有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惊鹊”是“使鹊惊”的意思;“鸣蝉”是“使蝉鸣”的意思。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的这些基本特征和类别,并引导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名词的两种活用现象的问题就能轻松解决了。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动宾代词副词
汉泰语动宾结构研究综述
短句—副词+谓语
从物性结构和语义特征看“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基础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
人称代词专练
“诊脉内环拥堵结点”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