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讨论的时机选择

2014-10-17 00:46陈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师

陈华

高中历史课堂讨论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有商榷性或探讨性的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广度的讨论后得出结论的方法。但不是任何内容都可纳入讨论范围,肤浅的内容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而艰深的内容又使课堂讨论失去生气。那么,如何选择历史课堂讨论的时机?

一、捕捉学生的“疑点”

学生想象力丰富,观点有时新奇、独特甚至错误,教师要善于用错误的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如讲授戊戌变法的背景时,笔者利用《时局图》展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险恶局势,并用凝重的语气进行描述,目的是渲染一种民族危亡的悲壮气氛。没想到有学生就“石破惊天”地说:“其实这没什么不好,香港不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吗?可香港发展得比大陆都要好呢!”对于这一丧失立场的提法,笔者的策略是表扬该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组织学生讨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帮助他纠正观点,最后总结道:印度从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就沦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独立。但英国留给印度的殖民遗产是贫穷和落后!香港繁荣是由其地理位置、港人的努力等因素决定的,并非因为它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样,学生就容易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分析历史问题。

二、关注教材的“重点”

教学内容总存在主次之分,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戊戌变法的内容为例,可设置以下问题:1.假如你是农民,你的生活有变化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守旧官僚,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3.假如你是民族资产阶级,你从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利条件?4.假如你是光绪帝,你对自己的变法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农民:生活没什么变化。法令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但脱离人民群众,尤其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守旧官僚:利益受损——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裁撤绿营,废八股。所以不满意。民族资产阶级:法令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资本主义发展和西学的传播,受到本阶级拥护和支持。光绪帝:喜忧参半——法令虽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自己没有掌握实权,但毕竟迈出了不做亡国之君的步伐。

三、注重教材的“难点”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可以这样设问:有人说,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袁世凯告密,但据历史考证,袁世凯向荣禄透露维新派要政变的计划是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后,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学生各抒己见,但是把握不住问题的关键(根本原因),笔者因势利导,点拨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革命性和软弱性)和封建势力强大来逐步分析。最后,在师生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

四、着眼于“争议点”

《戊戌变法》一课中,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能逃走却甘愿牺牲,学生对于他的死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美诗句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他死得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是自愿赴死,死去远远不如活着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莫衷一是,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

五、立足于“比较点”

教师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讨论:1.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为什么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而1898年的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呢?2.19世纪末,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共同形成革命高潮,但两个阶级各自为战,没有共赴国难,为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教师启发(第一问可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国际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二问可从阶级局限性方面考虑),再寻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又接触到新问题,其知识面拓宽了,其思维更具广阔性、深刻性。

开展历史课堂讨论的时机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讨论应以生动有趣为前提,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周密设计为准备,以教师引导为助力,在疑点、重点、难点、争议点、比较点等关键处选择恰当的时机,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新历史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