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2014-10-17 06:41高正亮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6期
关键词:压力感心理压力韧性

高正亮 陈 斌

心理压力感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压力源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源也不断增加。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一般研究认为主要包括学业因素、社交因素、生活与经济因素、择业因素等方面[2]。樊富珉等[3]对 916 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寻求帮助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而70.1%的学生对压力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心理压力感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个体应对各种压力(包括严重压力、灾难和一般生活事件)以维持、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4]。心理韧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性因素,被认为是一种涉及个体的健康与幸福生活等的重要心理素质,每个人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有效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5]。

很多研究者认为,心理韧性是当个体面对逆境、严重压力或创伤性生活事件等危险因素需要克服时才发挥作用的。但有研究者指出,个体的心理韧性并非稳定不变,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并且不仅仅是在遭受严重压力时其作用才表现出来,其作用也非仅是个体免于遭受严重创伤,如PTSD,在没有遭受创伤或面对生活压力条件下,心理韧性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并且促进幸福感的提升[6]。本研究即拟调查分析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心理韧性是否对压力应对有积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共10所高校,首先对其进行分层,即分为6所本科院校和4所大专院校,再按照比例分别整群抽取12个和8个班级,每班50人,得到1000名大学生被试并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895份,其中有效问卷8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2%。其中男生315 人(37.3%),女生527 人(62.7%)。

1.2 方法 测量的主试均由各院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职老师担任,均具有心理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历,持有心理咨询师三级以上证书,熟练操作多种心理测评问卷。测评时间在正式上课前的30分钟,在采光、通风等条件良好的教室内进行。整个测评时间为20分钟。

1.3 研究工具

1.3.1 心理压力评定 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7],将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分为人际交往压力、地位与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5个维度,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为0.934和0.889,各分问卷的信度均在0.765 以上。

1.3.2 心理韧性评定 采用胡月琴等[8]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RSCA)。该量表有27个题项,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5个因子,二阶因素分析发现前三个因子属于个人力,后两个因子属于支持力,与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的效标关联效度系数为0.53;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重测信度系数为 0.8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心理压力感在不同户籍和收入水平上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心理压力感和心理韧性之间的相关;并且以心理压力感的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心理韧性的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心理韧性对心理压力感的影响。

2 结 果

2.1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性别、户籍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地位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心理压力均无性别差异,而在体能和生活压力上,男生高于女生[(2.45 ±0.76)vs.(2.34±0.73),P <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存在户籍差异,除体能和生活压力维度外,在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地位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等维度,均存在户籍差异,即乡镇和农村学生的压力感均高于城市学生。见表1。

表1 心理压力在户籍上的差异分析(n=842)

2.2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存在收入水平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上,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心理压力感越小;家庭收入水平越低,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感越高。见表2。

表2 心理压力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2.3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除个别维度外(学习压力和人际协助;就业压力和积极认知),心理压力感和心理韧性的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r=-0.104 ~ -0.365,P <0.01)。见表3。

表3 心理压力和心理韧性的相关(r)

2.4 回归分析 在心理压力感的各维度上,对心理韧性的各维度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最少有2个维度,最多有4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心理韧性各维度对心理压力感的各维度存在影响。见表4。

表4 心理压力感各因子对心理韧性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地位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心理压力,均无男女性别差异,而在体能和生活压力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存在户籍差异,除了体能和生活压力维度外,来自乡镇和农村学生的压力感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车文博等[9]调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类似,即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龚勋等[10]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另外,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在家庭收入水平上存在差异,即在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上,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感越小,家庭收入水平越低,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感越高。衡书鹏[11]研究认为心理压力感方面,贫困生在经济与地位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体能与生活压力上高于非贫困生;学业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性因子[12]。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除个别维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各维度与心理韧性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姬彦红[13]调查研究也表明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各维度存在影响,即心理韧性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存在负向预测作用,特别是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因子,对心理压力感多个维度,均有较高的负性影响。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须有针对性地注意心理韧性的培养,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及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本研究选取了身在校园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心理压力的状况及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韧性在减轻心理压力感方面具有作用。但研究结果能否在其他人群中使用,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另外,心理韧性在减轻压力感方面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以往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何能有效地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韧性。这些都是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4):47 -51.

[2]Rawson HE,Bloomer K,Kendall A.Stress,anxiety,depression and physical ill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J].J Genet Psychol,1999,155(3):321 -330.

[3]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20(6):40 -45.

[4]王永,王振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94-100.

[5]Ahangar RG.A study of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cognitive styles and decision making style of management students[J].Afr J Bus Manage,2010,4(6):953 -961.

[6]Zautra AJ,Arewasikporn A,Davis MC.Resilience:Promoting well- being through recovery,sustainability,and growth[J].Res Hum Dev,2010,7(3):221 -238.

[7]田澜,沈国成.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的初步编[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9 -21.

[8]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 -912.

[9]车文博,张林,黄冬梅,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9(3):3 -9.

[10]龚勋,徐远超.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差异的比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53-57.

[11]衡书鹏.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社会支持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1,28(6):66 -69.

[12]Connor KM,Davidson JR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 -RISC)[J].Depress Anxiety,2003,18(2):76 -83.

[13]姬彦红.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2):81 -86.

猜你喜欢
压力感心理压力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为何压力越大越能吃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灵魂画手
多吃蔬果缓解心理压力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高校新进教师压力感来源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