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国学

2014-10-20 11:15
学苑创造·C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阳关本义现代汉语

“阳关大道”在哪里

我们常用“阳关大道”来比喻前途光明的道路,那“阳关大道”到底位于何处呢?

阳关是我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它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处南湖乡的“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为阳关。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千古名句有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年~前111年),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西汉时设有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故此,阳关大道是指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通行便利的宽阔大路,也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押司是什么身份

我们读《水浒传》的时候,会发现宋江被称为“宋押司”,而且人们十分敬重他。那么,押司是做什么的呢?

其实,押司就是衙门里的书吏,也就是书写文书的人员。他们虽然被正式的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毕竟属于官吏阶层。而且衙门中的书吏要比官多,他们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享有免服徭役的特权。

在穿戴上,他们可以穿长衫(虽然只能是黑色),跟秀才一样可以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靴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短衫,蹬高帮鞋。

更重要的是,书吏掌握着一定权力,可以满足人们的权势欲望。而且历代法律都允许书吏在供职达到一定年限,经过考核没有过错后,可以得到做官的出身。

书吏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虽然衙门的俸禄很少,但是按照当时的规矩,他们每办理一件稍微涉及钱财的案子,或是参与一项要他们出面交涉的政府事务,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好处,算是手续费,可以堂而皇之地收入囊中。因此,在《水浒传》里,宋江虽然是个小书吏,却有资本可以逢人给钱,逢难救济,从而得到“及时雨”的美称。

“贝勒”是什么

我们看关于清代的影视剧,常会听到称呼某人为“贝勒爷”,这个贝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贝勒”是满语,在《金史》中又被称作“孛堇”或“勃极烈”,是“部落酋长”之意,其复数被称为“贝子”。

起初,贝勒是一个拥有实权的官职,地位仅次于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被称为“淑勒贝勒”,意为“聪睿的贝勒”。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也用贝勒晋封其子侄,他的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分别被封为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四贝勒,这四大贝勒每月一位轮流执政,处理一切国家大事,地位可谓一人(努尔哈赤)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到了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将宗室世爵分为九等,其中第三等为多罗贝勒(多罗:满语,即“国家”之意),简称贝勒。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又将宗室封爵分为十四等,第五等为多罗贝勒,除授予满清贵族外,也用于晋封蒙古贵族。也就是说,在清朝前期,贝勒会领兵出征,也会参与国家政事,但后来这一实权称谓逐渐演变成一个无实权的虚位、爵位名称。我们在影视中听到的“贝勒”,大多都是爵位名称。

“披星戴月”怎么“戴”

现代汉语中的“戴”大多是“佩戴”的意思,如“戴手表”“戴红领巾”“戴眼镜”等,那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的成语“披星戴月”中的“戴”也是“佩戴”的意思吗?这样肯定是解释不通的。理解此成语,要从探究“戴”的古义开始。

现代汉语用头支撑东西叫“顶”,而在古代叫“戴”。如《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办好各级学校,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老人便不致于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后来,“戴”引申为爱戴、拥戴,也是从“在头上顶”的意义发展而来的。由此看来,“披星戴月”中的“戴”其实是“顶着”的意思。

为什么把反复考虑叫“斟酌”

“斟酌”在现代汉语中是“反复考虑”的意思。它的本义却是指倒酒或饮酒。

古代舀取液体用的器物一般是“斗”和“勺”。斗比较大,它的用途比较广,不仅可以舀酒,还可以舀其他液体,而“勺”主要是向饮器内舀酒的用具。古人倒酒喝的过程比现在复杂,首先要用“斗”把酒从贮酒的器具中舀到盛酒用的樽里,这个过程叫做“斟”;饮用时,再用“勺”把酒从樽中舀到专门用来温酒的器具里,再倒入饮器中喝,这叫做“酌”。

分析“斟”字,它是个形声字,从斗甚声,本义是用斗舀取,后来用其他器具向杯或碗内倒也叫“斟”。“酌”从勺从酉,酉声(酉既表音也表义),本义是用勺舀酒。后来,饮酒的过程逐渐简化,“斟”主要指倒酒,而“酌”主要指饮酒,二者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因为不论是倒酒还是饮酒都要适量,所以“斟酌”也就引申为“遇事反复考虑,力求处理得当”之意。

猜你喜欢
阳关本义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前面就是阳关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阳关:虚实印象
阳关路
韩嚼牙
唐诗中的“阳关”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