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4-10-20 19:58朱郁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关键处先学内化

朱郁华

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也日渐流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原来我们课堂里是教师在讲概念、讲问题、讲知识,而现在这些在课前学,到了课堂上,学生讨论问题、做一些实践性练习、做探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进行关键性的点拨与指导。

一、“翻转课堂”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项改革,都有其价值取向,课堂教学改革也不例外。“翻转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它旨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鼓励学生自己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今后不教也能学。

二、“翻转课堂”翻转什么、坚守什么

从学生的学习流程来看,“翻转课堂”,一般由“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课前“知识传递”过程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课堂上“知识内化”过程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先学后教”,翻转的是教学程序,从“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从改变教学结构来实现课堂转型。“学生能学的,自己先学,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更为困难或重要的问题”是“翻转课堂”的出发点,“翻转课堂”坚守的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使命。

三、学生先学什么、怎么学

在“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中,普遍的做法是课前学生利用课本、微视频、网络等资源自主学习,找出学习的重难点和困惑点,然后通过课堂上的展示、辩论、讨论与交流,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先学要取得实实在在的预期效果,一要精心设计和制作微视频,以精彩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以有层次性、有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有序状态,避免先学处于无序、无效状态;二要设计检测先学效果的适当材料,以检查学生先学情况,更重要的是为课堂上的针对性教学提供事实依据。

四、教师如何“后教”

一是有针对性地教。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弄清学生哪些懂了、哪些不懂,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简言之,教学生不会的,这才是教学的要害。凡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教;凡是经过同学之间讨论能学会的,也不教。二是有智慧地教。即关键时候教,教在关键处。所谓关键时教,是指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的教,此时的教让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教在关键处,是指教在内容的深处、难处、转折处、争议处,此时的教让学生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感。

五、“翻转课堂”是否会带来“知识碎片化”的教学风险

在“先教后学”的课堂里,教师是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来展开讲授的,至少教师发布的信息是完整的,但是“翻转课堂”的课堂结构是以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为线索的,原本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有可能被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切成一个一个相互之间暂时没有联系的碎片。因此,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的“翻转课堂”的课内,在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的学习活动之后,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整合起来,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哪些学科、哪些知识适合运用微视频的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自律性也不一样,如何使课前先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设计和开发微视频,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有效的课程支持?……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和探索。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关键处先学内化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善抓关键巧析文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聚焦关键处,让智慧“亲临”
文本关键处:阅读教学的重点
几何入门阶段做好“接枝”教学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