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青春,温情的集体主义

2014-10-20 07:33顾硕
当代工人 2014年16期
关键词:李师傅管线油田

顾硕

国企保险箱

余秋阳刚到油田时,还不满17岁。那年,油田又开始一年一度的企业内部子弟招工,余秋阳才初中毕业,就离开200公里外的老家,来到油田下面的一个采油小队当采油工。

他爸爸也是采油工,和小余同在一个厂,但不是一个大队的。“头半年,做学徒工月工资还不到30块钱。”一进去,余秋阳说油田就像个军队,单从名称就可看出,它弥漫着的浓郁半军事化管理色彩。那时采油厂叫采油指挥部,厂长称为指挥,指挥还配有通讯员。然后是大队,有教导员大队长,再下面是基层小队,干部有指导员队长。

油田规章制度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宣传的是铁人精神。不过,那时的小余并不知道王铁人是谁。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这便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社会氛围和余氏父子的思想基调。小余在老家的40多位同班同学,升入高中的仅有两人,其余的都蹲在家里待业呢,他们羡慕余秋阳能进入响当当的大型国企,这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啦!

可是油田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太恶劣了,这让初来乍到的小余很难熬。干燥的空气中,丝丝拉拉混杂了石油与天然气的味道。站在火车站土岗上举目四望,一马平川的荒野芦苇丛生,不见一棵树木,土岗下边有几间土坯造的农舍,破落的可以用于拍摄解放前的电影。

站外下方铺就一层矿渣的土路上,停泊一辆风尘仆仆的“大解放”,是油田的接送站车。功能相当于通勤客车,是免费的,在这里上下车的绝大多数是油田人。

单位经常有这样那样的会战,给队部与职工宿舍大院砌围墙,盖鸡舍,清理猪圈,去野外开荒种水稻。侍弄庄稼的整个流程,余秋阳都亲身经历了。他尽力使自己融入到采油队的日常气氛中,他们不但搞生产,还要搞生活副业。

那会儿没有暖冬,冬季嘎嘎冷,油气输送管线大都敷设在地表,偌大的荒原人烟稀少,不存在“占地”一说,油田也缺乏人力、设备把这些管线埋入足够深的地下。管线内的油气流含蜡高且温度低,极易冻堵管线,造成停产事故。

“隔三差五全队50多号人,就要会战烧管线解堵,沿途收集枯草芦苇都堆在管线下,点火加温。”余秋阳曾有整宿都在野外解堵的记忆,饥寒交迫,磕磕绊绊走路时都在打盹。

队上像小余这样的年轻人毕竟少数,老师傅都是退伍兵或知青出身。“老师傅基本没有偷懒耍滑泡病号的,没黑没白、日复一日的干活。”瘦弱矮小的李师傅是省城知青,采油站站长(班长),是真正带过余秋阳学徒的师傅。“李师傅在值班室坐不住,有活必须干,没活找活干,在那低工资还无奖金的时段,公而忘私的精神更多是凭自觉。”

大雪天冷得伸不出手,李师傅却甩脱手套仰躺在雪地上干活,他十个手指甲缝及手掌纹理,长年累月都焦黑洗不净了。他眉毛胡须挂着寒霜,鼻涕冻结,还笑嘻嘻琢磨如何卸松法兰螺丝的模样,这个景象永远烙印在余秋阳心里。“李师傅早就去世了,他是把干活当成乐趣的人,工作就是他的爱好。”余秋阳认为,老一辈石油人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甘于奉献,真有一股把单位当做家的劲头,火红年代工人阶级那奠基者般的雄风,已不可复制。

石油催生意

从余秋阳所在的采油小站,夏秋季节放眼[嘹] [目]望,周围全是芦苇荡水泡子,野鸡野鸭出没其间,螃蟹横行,蛙鸣阵阵,蝉噪声声,空气里掺和着纯净的荒野气味。千百年来半封闭的平原水沼自然环境,孕育了当地人质朴平和的民风性格。

附近小小的村落,伴随着石油工业逐步壮大,也催生了一门小生意——挑油。油田每口油井旁都有一个挖成长方形大坑的“土油池”,开关井或施工作业泄压时,井口放空管线就必须排放原油到土油池里。

这些露天原油,便是村屯内简陋的地下小炼油作坊垂涎的原料来源。身体强壮的村民,用一根扁担两只水桶,外加一根长蜡木杆连接的捞油舀子,就偷偷到各个土油池去挑油,弄得一身破衣裳比油田着装最脏的钻井工还油污。肩挑60斤的重担往返几里地,卖给“炼油厂”老板,换取微薄报酬。

土油池里的原油原则上是国家财产,实际上油田无力也无心回收,所以采油工对挑油现象眼睁眼闭。村民若不挑油,土油池油满了,采油站还不好处理。那么抓或不抓挑油者,全在一念之间。

余秋阳说有时高兴了,巡井时顺便就能抓获七八个挑油汉。只要吆喝一声:站住,都别跑,把油倒回去。村民们就乖乖听命。 “当年挑油汉从未反抗、殴打我这个小屁孩,我说啥是啥。老百姓真的很好。”余秋阳很感念,“再回首,人挑俱老!”

距市场经济有多远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早先一直被批判为“物质刺激”的奖金,忽然就给职工发放了,每个月人均5元钱。在还没有房改、教改、医改,不用交钱养老的环境下,职工工资也逐步涨了起来,那个宽松的短暂阶段工人最舒心了。

随后实行企业厂长负责制,单位一把手由指导员置换为队长。旋即又宣传要打破铁饭碗、铁岗位、铁工资,所谓“砸三铁”,还是针对国企工人的。又陆续出台企业承包责任制、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减员增效、停止企业子弟招工、劳动合同制、资产重组、买断工龄、内退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工人群体在经历了这些温水煮青蛙的概念式剥离后,无声无息就退出了政治与经济舞台的核心领域。

进入90年代,企业发展并轨了快车道,连带着地方建设方兴未艾。80年代那些窝在各屯儿土法炼油的小老板,攫取了人生第一桶金,这些首先吃螃蟹者,此时步入大款行列。北方的和南方的的农村人口移民,纷纷涌进新兴石油城谋取新生,他们与当地人一起,迅速溶入村落与石油混搭的城市崛起节奏中。

采油小站周边,先是被简陋民居包围,水泽草莽填土改造为稻田,“后来民居与田地又被高楼大厦群所取代,灯红酒绿。”

余秋阳结婚至今,已换了三次住宅。最早是红砖平房,后来搬上了40多平方米的楼房,几年前他买了套120平的跃式楼层,美中不足的是地方物业。

油田是个大而全的自成体系,公检法医院电视台报社等社会配套功能它都具备,未改制前甚至有石油中专和职工大学、完善的技校教育,初高中到小学幼儿园都是自办的。虽然一直在努力追求现代运营管理模式,骨子里还是个尾大不掉的人情社会。

虽然很久都不招正式工人了,但企业为照顾油田子女,推出了一个“市场化用工”制度,设置了几个辅助服务油田主业性质的子公司。余秋阳的儿子不爱学习,初中毕业在家没待两年,就被安排去了井下公司当保安。当然,在工资奖金津贴及福利待遇方面,与正式工就没法比了。

“不管怎么说,我的儿子也交给油田了。”对于儿子这代,他不再是小余,老余笑了笑。W

猜你喜欢
李师傅管线油田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油田掠影
男子长期喝酒长出“象鼻子”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究
钟表匠李师傅
油田工人
暖心纸条
裁缝一眼准
一滴油的后面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