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文化“非常道”

2014-10-20 07:34赵新月
当代工人 2014年16期
关键词:变革国有企业建设

赵新月

文化先于企业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世界上关于企业文化的答案,恐怕比企业还多。

其实,所有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一样。你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么个活法?怎样活得更好?对企业来说,就是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为谁创办?怎么发展和变革使企业更好?这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内涵。

三十多年来,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误读很深,包括工会。当大家说要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忘记了他所在的企业早就存在企业文化了。自创办企业那一天开始,甚至在创办企业之前,就已经有企业文化了(“为什么创办企业”就是最典型的企业文化,它往往先于企业而存在)。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创办、发展、变革的理念与对策。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制度,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体系。不要说国有企业今天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因为那意味着以前我们从来就没有建设过企业文化。而事实上,“国有”本身,就意味着最根本的所有制层面的国企文化。

那些从来不喊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有的经营百年,长命无绝衰,为什么?因为他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为谁创办,怎么发展和变革使企业更好的问题。只要回答好了这些问题,就是建设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企业文化人人皆道,但真正的企业文化绝非“常道”。

我这样来辨析企业文化,无非是想说,国有企业的创办、发展、改革,无一不是企业文化。反过来说,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本质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创办国企,为谁创办,怎么发展和变革使国企更好。

事实上,在不喊企业文化建设的年代里,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早已形成;而今天国企改革本身,就是最大的企业文化建设。

新中国的国企创办于1949年,那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发端。因为它明确回答了为什么要创办国企,为谁创办,怎么发展和变革使国企更好的所有问题。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关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问题,必须确定:第一是国营工业的生产……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这段话,不啻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宣言。一句话,创办国有企业,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这之后的三十年间,国有企业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家的脊梁,财富的源泉,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

也是在这期间,通过对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若干个“五年计划”,国有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又是在这期间,“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诞生,这是那个年代最先进最典型的国企文化。还是在这期间,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劳动英雄群星闪烁,“劳模文化”就是当时最耀眼的企业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要回答的问题依然是为什么要创办国企,为谁创办,怎么发展和变革使国企更好?由此,我们开始了艰难的探索,有壮士断腕的悲壮,也有峰回路转的欣喜。

1978年到1984年,扩权让利;1984年到1992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1992年到200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2002年至今,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资分开……

无论哪一次变革,无不是围绕着“怎么发展和变革使国企更好”的主题而展开。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因为它在“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前提下,对企业文化的根本要素 —— 制度要素进行了一次比一次更为深刻的革命。

找准企业文化重心

不同的国企,面临的问题并不一样。

国有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垄断性企业、公益性企业、竞争性企业。他们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第一,垄断性企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军工、高新技术产业等。这类企业的最大问题,是垄断利润归谁所有。理论上讲,当然是归全民所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很好的回答了国企“为谁创办”的问题。但是,国有资本的所有红利,能不能很好地用之于全体国民?如何保证国资红利不被少数人觊觎与侵蚀?我们的厂务公开、廉政举报等制度,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为了最要紧的企业文化命题。

第二,公益性企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设施服务业、社会福利保障业、基础技术服务业等。这类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承担公益目标。但这类企业目前的最大问题,是过度市场化,盈利的欲望胜过公益服务的想法,甚至淡忘了“为什么要创办国企”“为谁创办”的最初目标。这类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制度约束以及思想引导,减少盈利冲动,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竞争性企业。这类企业与一般商业企业一样,生存和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竞争。这类企业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回答好“怎么发展和变革使国企更好”的问题,在倡导以“亮剑”精神为主题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竞争力的同时,还要诚信经营、照章纳税、承担社会责任,并在劳动关系上为民营企业做出榜样。

从狭隘的企业文化理念中走出来,正本清源,聚焦于国企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国企文化建设才能踏上正途,才能作优企业,才能造福全体国民并肩负起天下的兴亡。W

本栏责编/ 王深

ws@lnddgr

猜你喜欢
变革国有企业建设
卷首语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