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内涵

2014-10-21 20:08刘军豪
学园 2014年34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教育游戏

刘军豪

【摘  要】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意义重大。“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正逐步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就幼儿园教育“为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指什么”和“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问题却存在误解和争议。本文拟从“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三个维度来解读“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游戏  游戏精神  基本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48-01

游戏伴随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近年来,游戏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领域对游戏的研究更是成果卓著。

政府颁布的幼儿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保持了对游戏的一贯重视: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对游戏的指导要领、创设游戏条件、游戏材料的提供及教师的作用等做出具体指示。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再次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進行。”

经过多年的强调和倡导,“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逐步获得幼教界的广泛认同,但对幼儿园教育“为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指什么”和“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问题却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因此,笔者拟从“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三个维度来解读“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内涵。

一 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对该问题的解答有三条路径(游戏的角度、儿童的角度和幼儿园教育的角度)可供尝试,但不同路径最终会汇聚到一个核心问题,即游戏与儿童的关系。

游戏与儿童是什么关系?

首先,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胡伊青加的“人是游戏者”大胆宣告了游戏作为人以及人类文明的存在方式有无可替代的本体价值。游戏是文明的母体,人类所有活动无一不是从游戏的胚胎发育而来的。人在世界中以游戏者的身份存在,游戏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影响着所有生活和思想领域。其次,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游戏与儿童是紧密联系的,儿童的游戏一直被认为是最纯粹的游戏形式。我们允许和鼓励儿童游戏,不仅因为游戏在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化、身体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而基于游戏是儿童内心的需求,是儿童作为个体生命的基本权利。最后,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幼儿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幼儿、服务幼儿的社会活动,根植于对幼儿天性特点的理解和尊重。鉴于儿童与游戏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要方式。

二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什么

要准确解答“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明确“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什么。

首先,“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以单一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与单纯地增加游戏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的比重。这些误解根源混淆了游戏和游戏活动的内涵。其次,“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刻意追求游戏活动的热闹场面与外在形式。应该更注重其内在精神。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究竟是指什么?何为基本活动?即本质性的活动。“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即指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应具有游戏的性质。人们习惯把游戏和游戏活动相互替代使用,致使两者混为一谈。游戏和游戏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非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幼儿园追求的是游戏轻松愉悦的感受、关注游戏性的精神体验,而不是表面上的游戏活动。

三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如何实现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幼儿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幼儿教师能科学合理地给幼儿提供游戏机会,还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发现、分析、指导幼儿游戏的意识和能力,变幼儿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需要。这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具体做法,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使活动都融入游戏精神,加强教育教学和活动的游戏性,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强调教育教学手段的游戏化与教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现游戏过程即教育教学过程。

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用贴近幼儿生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方式来组织活动,让幼儿每天都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将教学活动游戏化与整合化,从活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几方面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一起。

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要保证幼儿每天有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给幼儿以机会和许可。幼儿教师要积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并及时给予回应,形成合作式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荷〕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黄进.儿童游戏文化引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幼儿园教育游戏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