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

2014-10-21 20:02梁玉山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格局概念体系

梁玉山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的考查,其落脚点大都在教材的深化理解方面。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伸出的知识和观点。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传统的“以本为本”式的教学早已过时,脱离教材搞“题海战术”也难以奏效,历史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时代和社会的挑战。

一、理解归纳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理解理性历史概念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素:①概念的外延,即量的属性;②概念的内涵,即质的属性;③概念的属种关系;④概念的定义。例如“民主革命”这一概念,外延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内涵指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属种关系上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为: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还同反帝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类问题很多,如专制主义、市场体系、政治格局、帝国主义等,理应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二、注重分析前因后果

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其原因和影响的,事物的前因后果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现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知识编排顺序等缘故,对有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得不够全面。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善于使用“为什么”和“影响是什么”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中。例如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中只讲了过程和影响,前因后果则讲得不系统。结合在此之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可知,根本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具体原因有:①政治上,进一步扫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势力;②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准备了大量物质条件;③科技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的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④市场条件上,德、意、日等国家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的需求。影响有:①对生产领域,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②对社会制度,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成为帝国主义国家。③对殖民侵略,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的步伐。④对世界格局,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通过上述分析,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就深刻了、全面了。

三、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翻新,不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教材内容,但是我们有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权。我们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大胆突破教材的章节顺序,对知识进行艺术加工,系统成网络,做到触一发而动全身,真正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例如讲《维也纳体系》时,我们应该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也概括地讲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对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维也纳体系:(1)含义:1814年——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2)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3)实质:欧洲封建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4)、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含义: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会议确立的世界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维持机构:国际联盟。(3)实质:战胜国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4)瓦解: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最终瓦解。

3.雅尔塔体系:(1)含义: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这就是雅尔塔体系。(2)实质:美苏在实力均衡基础上,对世界两分天下的划分。(3)瓦解: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为两极的雅尔塔体系最终崩溃。

4.世界格局的多极化:(1)理解:苏联解体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日本、西欧、俄罗斯和中国五大政治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短时期内,世界很难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因此说新的世界格局还尚未形成。(2)特点:前两次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在一战、二战的影响下出现的,这次世界格局的转变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将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使世界形势走向缓和、国际环境相对改善,这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途径很多。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深入钻研,另一方面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一定会使历史教学展现一翻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陈伟国、戈万章《近现代国际关系》.

[2]周双宝《高中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3]杜兰《历史思维能力初步培养浅谈》.

猜你喜欢
格局概念体系
格局与结局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以天地为格局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格局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