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妖白娘子形象及其爱情悲剧探微

2014-10-21 20:02刘丹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爱情悲剧

刘丹

摘要:《白蛇传》,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他三个《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自出现至今,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论白蛇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何发展,蛇妖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悲剧都不曾改变。不论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有多么的忠贞不渝,都会遭到法海的百般阻挠,这一切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关键词:白娘子形象演变;人妖殊途;爱情悲剧;门当户对

但凡能够流传于世、被世人传唱的爱情,多为悲剧故事,所以白蛇传也不例外。本文将从蛇妖白娘子的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等两个方面,对《白蛇传》悲剧原因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蛇妖白娘子:从淫荡的害人之妖走向善与美的化身

根据今天所能看见的资料,白娘子雏形似成型于《太平广记·李黄》,其中记载李黄与白娘子同居三天之后,回到家中化为脓水而亡。可见最初的白娘子形象完全是一只妖孽,她存在的目的就是警醒世人远离女色,迎合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

明时的《西湖三塔记》已经可以初步看出《白蛇传》故事的雏形,出现书生救妖的情节,但是白蛇精却对书生百般加害,尽显妖孽本性,最后被书生请来的真人打回原形,镇压在西湖塔下。这里的白娘子形象仍然是一个淫荡的害人之妖。

至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流传于世的最早的一篇完整的《白蛇传》,也出现了白蛇与许宣(许仙原型)的爱情故事雏形。

到有清一代,《白蛇传》故事情节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并且成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和今人所熟知的《白蛇传》故事相差不远。白娘子的形象也发展得趋于完美了,她知恩图报,温柔贤淑,心地善良又美貌专情。

在这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白娘子身上的妖气逐渐被祛除,演变成一个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心地善良又美丽专情的理想的妇女形象。白娘子形象的发展演变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的进步、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妇女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

在有关蛇神、蛇精的神话传说中,有很多表现蛇具有善良本性和预兆吉利的特点的故事。人首蛇身的女娲、伏羲是天地万物的创始者,是人类文化文明的始祖;一直被称为三皇中的二皇,在帝王世系中占有显赫的地位;鲧、禹是制服水害、拯救人类的英雄……他们一方面代表着最强的力,一方面代表着最高的善,从而也就孕育着至上的美。传说中善良、通人情的蛇也有许多,著名的有出自《搜神记》中的《隋侯之珠》:

“隋侯行见大蛇伤,救而活之。其后蛇衔珠以报之。”

这条知恩报恩的蛇,显然是善良的。“隋侯之珠”和“和氏之璧”成为后来宝物的代名词。

“蛇兆吉”的故事记载以及民间传闻屡见不鲜。同时,华夏子孙常以“龙的传人”自诩,而这龙的雏形就是蛇,龙实际上就是蛇的幻想和夸张。蛇在许多神话中都被认为是善性的,是吉祥和福贵的征兆。由此可见,白娘子形象由恶趋善,是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

此外,在有清一代,西学东渐的兴起,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入侵,打破了男权社会的统治,妇女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们开始认识到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庸,开始发掘女性身上的光辉。作为民间耳熟能详的《白蛇传》故事,自然就成为宣扬女性精神的载体。对《白蛇传》故事的不断加工和改编,对白素贞温柔、专情、贤淑、知书达理、心地善良的刻画,自然而然地使人们意识到女性所独有的魅力。所以,白娘子也是思想解放的见证。

(二)人妖殊途:白娘子的爱情为何不能完满?

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是随着白娘子形象的发展变化而逐渐产生并发展变化的。白娘子由恶趋善的过程是《白蛇传》中爱情故事流变的动力。然而从古至今,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都以悲剧收尾。时至今日,《白蛇传》的悲剧结局仍未能打破。

在传统的观念中,白蛇與许仙不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不能完满,是基于人妖殊途的原因。老和尚法海在白蛇的爱情故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每每与白蛇对抗时,都不断告诫白蛇“人妖殊途”。这也是法海之所以要把白蛇镇压在雷锋塔下的主要原因。

即使在白蛇故事发展过程中许仙已经接受白娘子是蛇的现实,却依然逃不过悲剧的结局。从传统的婚姻观念来看,“门当户对”是男女能否婚配的首要标准。门当户对,是说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生活环境相似,如此结婚后才会有较多的共同话题和共同语言。《白蛇传》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抗。一只妖和一个人两情相悦,却是人妖殊途,不符合“门当户对”的观念要求,自然不能在一起。

“门当户对”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如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平民青年于连和木尔侯爵府的马蒂尔德小姐自由恋爱之后要结婚,也必须得先有贵族的爵位才可以;再如《简·爱》中在简·爱身份低微时,她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是不平等的;等等。在中国社会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所以,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白蛇传》故事发展了近千年却仍然是悲剧结尾的原因。“人妖殊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从“门当户对”观念中脱离出去的。

综上所述,白娘子与许仙爱而无果,即使产下人形孩儿,也无法厮守,这样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悲剧性的结局。“人妖殊途”、“门不当户不对”的传统观念在他们结合之初就已经深深地压在了他们身上,即使白素贞是善与美的化身,即使她从未害人,却始终逃不出道德的束缚。

白娘子已然是一个理想的妇女形象,而她和许仙的爱情悲剧却依然是一个缺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憾的,才是完美的,才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白蛇传故事溯源》 广西财经学院 袁益梅

[2]《<白蛇传>的文化内涵和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 王澄霞 扬州大学文学院

[3]《<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 张弘 扬州大学文学院 2008年

[4]《试析白蛇传故事的民俗文化内涵》 唐霞 河南大学文学院

[5]《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张玉福 沈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爱情悲剧
《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浅析《人生》中刘巧珍爱情悲剧的原因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
简析《花月痕》中韦痴珠和刘秋痕的爱情悲剧
浅析《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
见证永恒之爱
《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分析